莞讯网:昨日,我市举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学术沙龙,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邢福武,参加了这次沙龙,并和与会者分享了他这些天在银瓶山的新发现。他说,银瓶山的沟谷雨林特色景观,是银瓶山的最大优势,建议林业部门加大保护力度,严禁破坏树木的不文明行为。
地壳运动造就沟谷
中国地质学家考察后证实,在远古时代,银瓶山地区曾被海水淹没,经地壳运动后,隆起成山。而在悠久的地质历史中,一些抗风化能力较弱的岩石或者被断层破碎的岩石在日晒、风吹、雨打的自然条件下被切割形成沟谷。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专家长期跟踪调查银瓶山的植物分布与种类,发现银瓶山的最大优势,就是有这些沟谷。这些沟谷孕育了丰富的植物与动物,形成了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特征、长了热带雨林植物的沟谷雨林景观。
顾名思义,热带沟谷雨林景观呈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所特有的风景。东莞是南亚热带地区,而银瓶山的沟谷形成热带雨林风景,说明沟谷与非沟谷的落差颇大,沟谷的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在银瓶山上,非沟谷的地带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风景,沟谷处是热带沟谷雨林景观,只一线的距离,相差了几个纬度。
银瓶山上有多少条沟谷?大大小小的数不过来。据介绍,目前,银瓶山对外开放的沟谷不超过10条,其他没开放的,今后也基本不考虑开放了。这样低密度的开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野生动植物。
从3月16日至19日,邢福武带着华南植物园的专家,到银瓶山的几条大沟谷里调查,有了新发现:兰花数量和种类增多了。“以前我在东莞森林没发现的细叶石仙桃,这次发现了;以前零星发现鹤顶兰、见血清,这次发现它们已经连成片了。”邢福武说。紫色的、连片的见血清在纵横交错的绿色植物中显得妖娆,令他们眼前一亮。
邢福武一行在沟谷里,还发现了几十株穗花轴榈。“穗花轴榈是珍贵稀有的植物,我以为在银瓶山找不到了,没想到,居然发现了几十株”。邢福武喜出望外。
“为什么沟谷里的景观比非沟谷的漂亮呢?因为沟谷的植物种类多、数量多,有溪流,甚至形成瀑布。”邢福武介绍说。
美丽的沟谷雨林景观
在邢福武的推荐下,记者昨日来到银瓶山黄茅田,一睹沟谷雨林的秀丽景观。黄茅田的沟谷长约3公里,最宽处约有500米,最窄处约70米。沟谷头高脚低,形成一个落差100多米的瀑布。这是东莞落差最大、最宏观的瀑布,被喻为东莞第一瀑布。记者在这处瀑布旁看到,瀑布边是高耸的悬崖峭壁,谷底离悬崖峭壁顶峰约有600米。
这条沟谷的两旁基本上是岩石,树木长在岩石上,树根插进岩石里。岩石上长矮树是这条沟谷的风景特点之一,因为岩石没有营养,这些树木长不高。
在整座森林中,黄茅田沟谷如蜿蜒的彩练。管理处把一处地面比较平整、面积约400平方米的谷底,围起来集雨,建成一个小型水库,取了一个漂亮名字:天池。
邢福武还向记者推荐了银瓶山的杨桥坑。他说,杨桥坑面向东南,背风,冬天时不会受到寒风的影响,沟谷雨林植物特色明显。记者昨日来到杨桥坑,看到杨桥坑沟谷谷长约2公里,沟谷最宽处约200米,最窄处只有20米,是小型的沟谷雨林。在沟谷里,长满了参天大树和藤木。藤木缠着大树,分不出彼此。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沟谷里透不进阳光。沟谷的两旁是泥土,不是岩石,因此,沟谷两旁长满了野草和树木。据银瓶山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杨桥坑夏天的平均气温是22度,适合避暑。沟谷底是一条溪流,溪流流向低处,形成深潭。溪流常年不息,空气比外面的湿润。
沟谷的山坑螺“受伤”
沟谷里有不少山坑螺,肉质甜美,一些游客到沟谷里捞山坑螺,拿回家煮了吃。在昨日的沙龙上,邢福武告诉与会者,一些游客由于环保意识不强,破坏森林的生态环境,建议林业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山坑螺为什么不能捞呢?因为它们是森林里一些哺乳类动物、鸟类等动物的食物。若缺少山坑螺,这些动物的食物链就会被打断。森林里任何动物都在食物链上,都不能动。”邢福武解释道。
在银瓶山上的这些日子里,邢福武一行还看到游客摘山上的野生杜鹃。“把野生杜鹃挖回家种,是种不活的,因为家里的环境根本代替不了森林。”邢福武建议林业部门对游客加强常识宣传,避免游客破坏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