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小巴一些线路光见站牌不见车,等趟车超过一小时,饱受诟病
莞讯网:接驳城乡的城市小巴因等待时间过长备受诟病。17日,东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透露,计划在今年5—6月在部分小巴线路中试水“大站快车”运营模式,即高峰期仅停靠客流较集中的站点,为市民上班回家提速。
城市小巴等待时间过长
“我家门口的X8经常等不到”,说起城市小巴,家住万江的王先生是又爱又恨,他称自己每次等待城市小巴的时间基本都在半个小时以上,但他又无可奈何,因工作需要他经常要去南城景湖名郡南附近,但该地较为偏僻,直达的公交车只有X8一条线路。据介绍,他有一次在站点等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等到这路车,后来只能打车出行。家住石竹新花园的杨小姐也告诉记者,她家门口的小巴一般得等半个小时甚至40分钟,让人等不起。
记者了解到,城市小巴于2009年开始运营,当时是为了配合市委市政府“治摩”行动,加强城巴公交覆盖较为薄弱地区。经过近5年的时间,城市小巴已经形成了十余条线路,150辆小巴车的运营规模。但由于等待时间过长,原本用于补充城巴的城市小巴却备受市民诟病。
对此,东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公交科科长黎俊峰17日称,城市小巴等待事件过长确实成为当前公交车投诉的热点。据透露,这一批的城市小巴返修率比较高,且零配件又不好找,致使各线路的缺班情况比较多,这才出现了城市小巴等不到的情况。
新模式不影响现有线路
因为等不到,城市小巴对于城巴的补充作用也在逐渐减弱。黎俊峰表示,在大城区,早晚高峰时期,热门线路乘客数量众多,城巴比较拥挤,而城市小巴经过的偏远区域却空置率很高。这不仅没有形成补充,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黎俊峰表示,现在恰逢城市小巴更新新车,在近期投入100辆新的城市小巴后,预计将于6月份投放另一批100辆城市小巴。较之于原有的150台城市小巴,在数量上将会直接增加50辆小巴。对此,交通部门计划在今年5-6月份用2—3条线路作为试点,尝试“大站快车”模式,即在不改变原有城市小巴线路和站点的基础上,再投入一部分城市小巴,在高峰期时段运营热门区域和热门线路。
为有针对性地满足群众快速通行需要,本次拟开辟的小巴线路以连接市区主要居住区、岗位集中地区、消费区和行政办事区为主。
据悉,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集有关“大站快车”运营的线路。此次征集时间为2014年3月14至2014年4月30日,线路的走向和停靠站点,将综合本次活动征集的建议统筹考虑。市民可通过网上反馈、电话和传真反馈3种方式提交自己对小巴线路开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