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谁?”“你的银行账号涉嫌洗黑钱!”“爸,我在东莞晚上玩被抓了,速汇款!”……近年来,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谋取利益的手段,他们经常采取拨打电话、编发虚假短信和网上信息等方式实施“电信诈骗”,用户一不小心就会中招上当,损失惨重。
莞讯网:近日,市公安局梳理了近年来出现的多种电信诈骗类型、有关案例和防范提示,提醒市民如何识破陷阱,防止被骗。
相关案例
“刑警队员”查洗黑钱,卷走11万血汗钱
2013年6月22日上午8时许,曾先生突然接到“10000”号来电,一位自称客服的女子告诉他,和宽带绑定的电话欠费8600多元。曾先生称自己没有欠费。对方说让他看着办。曾先生急得要报警。对方遂将电话转接到“警方”。一个自称是辽宁省公安厅110的女子问他有什么事。曾先生一听是警察,急忙诉说遭遇。女子又将电话“转给刑警队”。
“刑警队”一个自称姓杨的男子告诉曾先生,有人利用他的资料在广州进行洗钱贩毒犯罪,并称曾先生有个账号里有数百万元黑钱,现在要将该账户冻结,并调查资金来源。
曾先生说自己的账户里只有11万元,这些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根本不是什么黑钱。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曾先生马上到银行将11万元积蓄全部转到“王主任”指定的“安全账户”。事后他才发现被骗,随后报了警。
信了“猜猜我是谁”,老板被骗60万元
去年3月的一天,东莞某皮具公司老板杨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匆忙中将让他“猜猜我是谁”的对方当成了亲戚“阿标”,并在对方的一再请求下,分多次给其汇去了60万元“周转金”。
两天后的晚上,佛山市某银行一职员给杨先生打来电话,称自己在给客户黄海山办理提款业务时,不小心多给了黄海山4.5万元。因怎么也联系不上黄海山本人,遂通过转账记录查到了杨先生的联络方式,请求杨先生协助联系黄海山。杨先生打电话给真正的阿标,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赶紧报案,警方不久在佛山市禅城区将团伙的5名成员抓获归案。
贪心“社保金”,打工男子被骗15000元
接到自称是“社保局员工”的电话,本以为有社保返还金,不料反被对方骗了15000多元,近日,长安的许先生苦恼不已。许先生是湖南人,今年30岁,现在长安某工厂打工,月收入3000元。2013年至今,许先生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存下了这笔钱。
3月5日,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给许先生的手机打来了电话,对方自称是东莞市社保局的员工,称许先生的社保卡在2014年有社保补贴,返还金额3480元,让许先生拨打另一个座机号码去领取。“我当时在上班没有空,而且我觉得是骗局,就没有打那个号码。”
3月14日,许先生接到一个同样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的说话内容跟上次一样。“这次我就有点相信了,于是按照对方提供的号码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后,对方称许先生有一笔3480元的社保金,但因为许先生上次没有回复电话,所以这笔款项已经转到财政局那边去了,并提供了一个“财政局”的电话号码0769-89908139给许先生,让许先生打电话过去协商。
“财政局”的接听人员向许先生确认有这么一笔款项,问许先生是否方便到财政局领取。“我当时在上班,所以就说没时间过去,她就让我提供银行卡号,说打钱过来给我。”许先生说,“为了确认我提供的卡号是属于我本人的,她让我按照电话里的语音提示来操作。”
一开始,对方的语音提示让许先生把银行卡插进ATM机,使用查询功能。“第一次用的是邮政卡,里面有5000多块。”查询过后,对方让许先生把银行卡拔出来,再次插入,使用转账功能,并提供了一个数字代码“5046”,后来提供了一个银行卡号让许先生按确认。“当时我并不知道钱已经转给对方了。”
紧接着,对方又问许先生是否还有别的银行卡,并让许先生把钱转到自己的邮政卡,许先生便把自己另一张广发卡里的约1万元钱转到了邮政卡。接着按照对方的语音提示,许先生重复了一遍转账功能。对方称社保金会打到许先生的卡上,并让他在24小时内不要进行查询。
“当时我就蒙了,心想肯定是被骗了,于是马上查询卡上的余额,发现钱都没了,前后加起来一共15000多块。”许先生说,当天,他就向长安公安分局沙头派出所报案,警方已立案进行调查。
请张女士领取报料奖50元
检方在起诉书中称,在假“阿标”们的骗局中做了“冤大头”的远远不止杨先生一个人,目前掌握到的受害人就已有59名,他们在52天的时间里被骗走近180万元。
黑客侵入公司邮箱,货款打入骗子账户
黄某通过公司的邮箱向一国外客户发信要求支付货款,但因密码错误未发出。黄某遂与该国外客户联系,客户称黄某的公司通过邮箱多次催要货款,已于五天前按要求将货款打入另一账户。经查,不法分子盗用了黄某公司的邮箱,并以黄某公司名义催要货款。国外客户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直接将货款打入不法分子提供的诈骗账户。
警方提醒,公司企业要经常更换邮箱密码,确保账户安全,在同境外客户联系业务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力争通过多种渠道来和外商沟通。特别在确认买卖合同、付款方式时,一定要通过电话、传真等多种方式和对方确认。
|
电信诈骗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侵财犯罪类型,目前较为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多达18种。 1、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冒充邮政、工商、电信、公检法机关等拨打电话,骗取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转资金; 2、盗取QQ号等冒充熟人诈骗; 3、以网银密码器升级为由头,诱使登陆虚假网站盗取账户、密码; 4、网上发布电脑、车辆等转让信息,诱使缴纳定金、手续费等; 5、诱使扫描二维码图形(实则木马病毒)诈骗; 6、通过“钓鱼”网站获得受害人银行账号等信息后,伪造身份证,补办受害人手机卡,通过网银快捷支付渠道进行消费或转账; 7、虚构消费退税诈骗; 8、以提供低息贷款为诱饵,以支付手续费、预付利息等名义诈骗; 9、冒充部队采购人员、冒充熟人并以车祸、嫖娼被抓等理由要求汇款; 10、冒充房东以“我的银行账号换了”诈骗房客租金; 11、虚构中奖网站骗取网民钱财; 12、冒充孩子老师、朋友以子女出车祸住院等钱急用诈骗; 13、网络征婚交友诈骗; 14、开设虚假网站利用网上支付平台行骗; 15、炒股分红诈骗; 16、冒充“黑社会”扬言报复或暴力讨债诈骗; 17、虚拟绑架事实诈骗; 18、PS合成官员淫秽照片诈骗。 防电信诈骗,记住这几招 1、公检法人员不会设立任何账号要求对方转账,一般有工作需要,需2名以上工作人员面对面接触进行询问,进行电话询问的可判定就是骗局; 2、网络购物不要轻易点开卖家的链接,应及时做好自己机器的防火墙更新; 3、退税类诈骗,接到此类电话后,应在第一时间里打电话到税务机关核实信息,如果要求ATM机操作肯定是骗局; 4、遇到冒充亲友以疾病、被警方抓捕等为由要求汇款到指定账号,多在夜晚、凌晨实施诈骗活动。此时,接电话的人要先电话联系上亲友,了解情况后再做出下一步处理; 5、遇到以案件涉密为由进行诈骗,要第一时间与家人、朋友联系,说明情况,征求意见; 6、遇到退税、中奖诈骗时,要及时与公安等部门联系,辨别真伪; 7、遇到自称熟人、学校教师或子女要求紧急汇款,特别是声称子女被绑架,要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联系核实,并立即报案; 8、在银行或柜员机办理转账手续,一定要听从银行人员提示、认真阅读告示,特殊情况下一定要向银行人员求助。 陌生人给的糖不能要,陌生人的话别轻信, 学会辨认穿制服的人并在走失后向他们求助 |
儿童防拐防骗,家长要多长个心眼
东莞时间网讯 3月15日9时许,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联合莞城、南城、东城、万江等分局组成的4个宣传小组,分别前往莞城人民公园门口、南城沃尔玛门口、东城主山翔丰广场、万江汽车总站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置咨询摊位、播放简易宣传短片、派发宣传单张、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现场向广大市民讲授防范技巧,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接受群众咨询。
把儿童生命安全放在打拐首位
整个活动期间,全市共出动警力100多人次,张贴宣传海报3000多份,派发宣传单张20000多份,通过多样的宣传方式和途径,深化了宣传主题,极大地提高了群众 “防拐防诈骗” 的安全意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预防,有效地压缩了犯罪空间,和谐了警民关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介绍,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对拐卖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始终将拐卖儿童案件当做大案来办,将儿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市公安局组建了“反拐”专业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专项行动,市妇联与市教育局加大了对预防儿童拐卖及预防安全事故的宣传力度。
监护不力是导致儿童被拐主因
从东莞市破获的拐卖儿童及安全事故案件来看,家长监护不力是导致儿童频繁被拐、走失、发生意外的主要原因。一些家长不认真看管孩子,让孩子独自在公园、菜市场、球场、街巷、河边、出租屋附近空地等场所玩耍或私自到野外游泳,孩子往往容易被人贩子用一颗糖、一个小玩具拐骗走,或是发生意外不幸遇难,给家庭造成悲剧。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拐、防诈骗意识,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一工作部署,我局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了以“关爱妇女儿童,防拐防诈骗”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为了行动取得实效,市局还成立了由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灼华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新闻链接
防止儿童被拐,家长要做到——
●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
●无论何时何地,不要让孩子单独外出;
●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
●让孩子掌握应对人贩子的技能;
●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
●给孩子佩戴与家庭相关信息的物品;
●如您的小孩不足1岁,外出时请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
●将孩子放在自行车后座时,注意系好安全带,或让一名家长在后面看着;
●孩子能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家庭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家庭成员的名字;
●教会孩子遇事打110电话求助;
●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走失后向这些人求助;
●注意孩子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
●请到正规保姆介绍机构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
●在医院不要把新生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房门;
●如果您为外来务工人员,您的孩子小于3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等人员流动比较密集的地方,孩子没有固定人员看管,那么您更应对此予以重视。
如果你外出找工作,请牢记——
●找工作应当到正规的中介机构,通过合法的途径,或通过信得过的亲戚、朋友介绍;
●不要盲目外出打工,不要轻信非法小报和随处张贴的招聘广告;
●如确定要外出打工,最好结伴而行;
●不要轻信以介绍工作、帮忙找住宿或代替你的亲友接站等理由,跟随你不熟悉的人到陌生地方;
●遇到汽车站、火车站及其他场所的拉客行为,应坚决拒绝;
●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外出证明及其他重要文件,不要把原件随便给任何人,包括雇主。
上网交友、外出游玩,请牢记——
●慎重选择交往对象,与不了解的人保持距离,外出时尽量少喝酒;
●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保持警惕,不轻信其甜言蜜语,不贪图便宜,不接受小恩小惠;
●不要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家庭、亲属和个人爱好等个人信息;
●拒绝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饮料;
●不要轻信网络聊天认识的网友,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
●在外出途中,一旦遇到危险,及时向公安民警和周围群众求助;
●外出期间,把自己的所在地址和联系方式及时告诉家人和朋友,让他们知道你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