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有精神心理问题?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10-11 09:59:18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有精神心理问题?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提到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少人觉得他们整天活蹦乱跳,怎么会有精神问题。其实,十五六岁正是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发病率为15%至20%,在学业压力等诱因下,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强迫症等疾病容易找上门。
 
  然而,由于精神心理知识的欠缺,很多小患者没有被家长及时发现,等到情况非常严重了才被送去治疗。
 
  那么,家长如何早期判断孩子有精神心理问题?如何预防?
 
  病例一
 
  15岁女生成绩下滑明显,有自杀念头
 
  小芸(化名)今年15岁,正在上我市某所重点中学读高一。家人感觉,上了初中后,她做事便没了兴致,面对家人没有笑容,家人没当回事,到了初三,家人感觉她越来越不正常,开心不起来,学习成绩从班级前十,掉到了三十几名,而且有自杀念头,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今年9月份,她被送到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经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目前她还在治疗。
 
  病例二
 
  尖子生从全班第一到无法上学
 
  另一位患者小燕(化名),今年上高一,9月份被送到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经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抑郁+躁狂)、强迫症。
 
  她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本来是我市某所重点中学的尖子生,但她有强迫症,不得第一就不开心,更接受不了别人得第一,洗手也要洗很多次,有时情绪躁狂。
 
  后来她彻底崩溃,不愿意上学,只好办理休学一年,今年重读高一,还是读不下去,被送来治疗。
 
  据医生介绍,小燕的爸爸也有强迫症,他一个问题重复问医生很多遍,他也很焦虑。
 
  小燕的病情比较复杂,目前还在住院治疗。
 
  表现 性情大变、失眠严重、成绩下滑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科医生唐瑞强介绍,权威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约有3000万,发病率约为15%至20%,十五六岁是高发期。
 
  其中,抑郁、双向情感障碍(抑郁+躁狂)、强迫症比较多,由于很多青少年患者面对家人和老师,装作若无其事,症状表现不明显,直到出现了明显问题才被家人发现,有的睡眠出现问题,失眠;有的成绩下滑明显;有的性情大变,变得不爱说话,甚至自残自杀,而这时,病情已经很重了。很多患者拖了半年至一年才被送来治疗。
 
  所以,早辨明孩子是否有精神心理问题尤其重要。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一个或多个情况,需要尽早治疗。
 
  原因 家长的焦虑可能会“传染”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容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唐瑞强医生介绍,这个时期的孩子性激素分泌明显上升,在内因和大环境的作用下,精神心理问题也是由不得自己。
 
  具体来说,首先是青春期容易出现大脑的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情绪问题。“我希望家长们了解,情绪问题不是思想问题,是大脑内部的情绪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所以需要用药,而不单单是心理治疗。”
 
  其次是诱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家长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心理,学业压力大。此外,同学之间冲突,和老师产生摩擦,都容易引发精神心理问题。“在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品质,比如学习能力、受挫能力,这些孩子虽然成绩不一定突出,但长大会慢慢显露出自己的优势。”唐瑞强说。
 
  发现 参考两个标准 早发现精神心理问题
 
  如何早发现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
 
  唐瑞强医生介绍,想早发现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其实并不难,可以参考两条标准。
 
  一是横向标准,和同龄人比特别不正常,比如超出这个年龄段的忧郁、抑郁、不开心、叛逆等。正常孩子在叛逆期只对父母叛逆,而不会对老师和同学叛逆,如果对任何人都叛逆,那可能是精神障碍问题。
 
  二是纵向标准,和过去比特别不正常。比如之前学习成绩很好,现在一落千丈;以前开朗活泼,但现在性情大变,郁郁寡欢,性格内向;之前性格文静内向,现在话特别多,到处找人聊天,也需要重视。(记者 李广)(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