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专家首提“减量”规划促经济发展

万象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天下  2013-08-21 10:15:37
历时1年多出台的城乡总规对水乡又有了新的定位,除了“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穗莞合作重要平台”,还增加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定位。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于昨日召开,10位国内规划领域知名专家畅所欲言,最终审议通过了《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未来,该规划将为统筹水乡经济区的空间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提供宏观指导和落实路线图。

  以往的总规中都是试图增加建设用地来助推经济发展,即“增量”或“存量”规划。而在此次总规中,东莞首次提出“减量”的规划理念,规划提出要在现在建设用地规模的基础上减少10.52平方公里,缩减率为4.5%,改变以建设用地和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实现以减量规划引领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

  优化空间格局凸显水乡特色

  总规中提出了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总体结构与聚落,以“突出中心、组团发展、快速连通、生态隔离”为空间发展导向,构建“生态优先、组团集聚、轴带强心、圈层布局”的特色空间框架。规划将水乡枢纽建成现代水城、将镇街建设成为“一镇一主题、一镇一节庆”的风情小镇、将特色村庄建设成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形成“现代水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特色水乡三级聚落。

  产业发展方面,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幸福导向型产业目标,整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激活创新高端服务业,形成特色的“外重内轻、圈层递进、园区引领、集聚发展”产业空间格局。

  旅游发展方面,以水为核心,围绕水文化、水游乐、水养生、水田园、水创意、水工艺、水故里、水休闲、水生态九大水主题,策划精品旅游项目和水世界博览盛会,打造享誉世界的特色岭南旅游水乡。

  景观风貌方面,构筑水乡地区“一廊显特色、两路展形象、双网串节点”的整体风貌系统;拓展重点发展区的保护内涵,增加工业遗产和农业遗产保护,重塑水自然大地景观、公共空间以及建筑风貌,塑造“秀美、灵动、多彩”的特色魅力水乡。

  综合交通方面,以“快连通、慢生活、宜休闲”为导向,构筑对外高效快捷和内部快慢相宜的道路网络,结合轨道交通、景观通道、水上公交、水上绿道、陆上绿道多种方式,形成特色的交通支撑体系。

  市政环保方面,确立以净水为核心的水战略,建立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和数字化水乡。

  促进建设用地高效益化

  为了保障规划在实际操作中的落地实施,规划制定了三大抓手。

  一是设立统筹开发区,进行利益协调。规划将高价值地区的现状农用地设立为开发权转移的统筹发展区,通过将外围低价值地区中需要进行减量复垦的现状建设用地集中转移至高价值地区,并置换高价值地区的农用地,促进建设用地高效益化和农业用地规模化。

  二是以减量规划引领示范与转型。即改变以建设用地和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实现建设用地的减少、污染排放量的减少和能源消耗量的减少。减量规划可获得省和国家层面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更容易实现发展目标和发挥示范意义。

  三是建立空间管制分区,引导各部门形成合力机制。针对基本已是建成区的水乡将面临规划实施难、项目推进难、管理协调难等问题,规划根据“新增、强化、保留、改造及清退”这五种用地分类评价,以及各部门对空间对象的管理要求,制定覆盖城乡的分级管控平台。各管理部门在规划统一的管控平台上,明确空间对象的管理政策群,共同形成合力机制。

  建设用地减少有三个途径

  减黑烟囱和无证无照等违法排污企业或违法用地

  减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工业用地

  减空心破败且没有特色的村庄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