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出路

镇区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9-18 09:56:51
  东城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出路
 
  从莞龙路转入东城周屋社区主干道,两侧是大大小小的厂房。走到尽头,豁然开朗,绿油油的稻田长势喜人。
 
  有别于东莞大多数村(社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周屋社区的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不仅有上百家工业企业,还拥有全市面积最大的连片水稻种植标准化农田,留住了宝贵的农耕文化。
 
  在东莞,这极为罕见,也非常难得。
 
  “守望历史 守护未来。”东城街道党委书记邓涛高度概括了乡村振兴的“周屋样本”,守望生态农业和文化传统,也守护发展环境和新的动能。
 
  据悉,东城街道将投资约1亿元对周屋社区进行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推动周屋社区乡村振兴,与之相对应的是,市级倍增企业东莞市鼎通精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周屋社区。
 
  “东城乡村振兴的可贵之处在于精准发力。”分析人士如是指出。
 
  记者近日走进东城街道、周屋社区,深度调研周屋发展逻辑,探寻东城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出路,为全市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一种借鉴。
 
  每到傍晚,周屋村民就走出家门,走到稻田边散步,“稻谷快成熟了,金灿灿,更漂亮,东城正在村里建水稻博物馆”。看着眼前这片绿油油的稻田,村民们对两个月前那场刷爆朋友圈的演出津津乐道——享誉世界的优人神鼓在周屋稻田上敲响,数万人领略了周屋创意稻田的田园风光。
 
  让周屋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与650多亩稻田和周屋村居仅一路之隔的“徐福记”,这家从周屋走出、产品畅销全国的食品企业,在周屋工业区建有占地50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不仅提高周屋知名度,增加了村民分红福利,还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吸引大量人才聚集,进一步推动周屋产业发展。
 
  这一切,让周屋成为东城乡村振兴的缩影和示范点,也为周屋发展注入动力。
 
  在刚刚过去的9月16日,另一家刚入驻周屋的市级倍增企业——东莞市鼎通精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迎来试产。该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成海考察了几个地方后,最终选择了周屋社区,看中东城营商环境的同时,还有周屋社区休闲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有序的规划布局。
 
  今天的周屋,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划分为工业区、住宅区、农田保护区三大区域,20多年来按照各个区域的功能进行发展延伸。”站在社区的版图前,周屋社区党工委书记周广洪给记者解码了周屋振兴发展的密码。
 
  当时,周屋大部分地域都是种植橘子等经济作物的山坡地,乘着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东风,村干部推平了山坡地,对村进行统筹规划建设,“规划三大区域,建了工业区和厂房,保留了650多亩的农保区,居民区保留了600多年历史的宗祠,2000年村里筹款建了两条截污管道,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分开,保护了稻田和生态环境。”周广洪说。
 
  在产业发达的东城还能保留这么一大片农保地,这么一大片稻田,有何可借鉴之处?邓涛认为,周屋的可贵之处在于“守望历史 守护未来”——
 
  一是守望历史。这个传统村落,这一大片农田,保存东城甚至东莞农村工业化的宝贵历史记忆,实现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在乡村振兴中,要守护好这片乡村,这份历史记忆和乡愁。”邓涛如是说。
 
  二是守护未来。邓涛解释,守护好生态环境、产业,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新的风貌,让资金、项目、人才“三下乡”,回到社区。
 
  在周广洪看来,科学前瞻的规划,让周屋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保留了乡村风貌和乡土气息,形成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治安环境和淳朴的民风,成为招商引资的亮点。
 
  徐福记1992年落户至今,周屋工业区迎来了大中小企业近百家,社区厂房至今无一空置,去年社区两级总收入3968万元。
 
  周屋社区650多亩水稻田是东莞目前面积最大的连片水稻种植标准化农田,也是罕有的兼具农业生态功能、生态保护和休闲观光功能的“都市稻田”,一望无际的稻田和周屋的民居、菜地田园、古祠堂、池塘等乡村景致相得益彰,在繁华的都市中保留了休闲舒适的田园风光。
 
  20多年来对兼顾生态和发展的坚持,成就了周屋今天生态宜居的环境,兴旺的产业和文明淳朴的乡风,为新一轮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周屋是东城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和范例,乡村振兴‘五个加’战略在周屋做一些尝试。”邓涛告诉记者,东城街道将围绕加快发展、加强管理、加码服务、加压整治、加固组织的“五个加”战略推动乡村振兴。
 
  “这么多田,对周屋来说是一种财富。”邓涛说,在加快产业置换方面,周屋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新兴旅游产业打造,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契机。
 
  “要吸引高成长高收益项目回到社区,实现新型工业化。”邓涛表示,在乡村振兴中,要保护好环境,守护好生态,守护社区赖以生存发展的产业基础,帮助社区重构产业体系,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如引导社区进行产业置换,引导进行理财投资,统筹土地厂房资源引进优质项目,引导加强后备队伍建设,为社区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周广洪告诉记者,按照东城街道的“东进、北强、中优、南拓”城市发展战略,周屋社区优化发展格局,释放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今年,东城投资1.3亿元在温塘、桑园、周屋、余屋四个社区进行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其中投入周屋建设资金近1亿元,周屋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山村水田连片的整体格局,依托独特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及农耕文化,打造农业体验、休闲活动、餐饮、文创、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式田园旅游区,这也是东城“东进”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亮点。
 
  与此同时, “盘活社区闲置地块,增加社区物业存量”“加快土尾坑地块‘三旧’改造项目落地,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滨江更新示范区”等,也和“加快美丽幸福村居连片发展”一道,列入周屋乡村振兴计划中。
 
  事实上,“土地统筹”已经成了当前东城推动连片发展、有序发展、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东城街道制定了农村集体土地统筹办法,引导社区做好产业导入,近期在同沙、桑园、余屋等社区统筹过百亩土地,同时向十家后备上市企业供地,近期已有两家后备上市企业顺利摘得同沙社区地块,为新能源、新装备企业。东城将继续做好社区现有土地统筹,导入新兴产业。
 
  邓涛表示,抓好存量土地统筹方面,东城制定了集体土地厂房出租管理办法,对1万平方米以上的厂房实施街道统筹,腾退原来承租这些物业的“两高一低”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倍增计划”企业、新兴产业企业对接,引导新招引项目承接现有厂房落地,目前已有一大批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倍增计划”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承租厂房。
 
  东城街道还探索与社区共建新型产业载体,如以贸易金融为主题的智荟谷1号园区,目前已经吸引了包括投资2亿元的健客互联网医药供应链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户。东城街道还与同沙、立新、石井等社区合作,在东莞跨境电商中心园区附近共建跨境智荟谷产业园,引导更多电商企业落地东城。
 
  邓涛表示,在推动街道与社区统筹发展方面,东城对现有土地和“三旧”改造项目进行盘整,增加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对社区原有的存量厂房进行统租改造,引进优质项目。
 
  “五个加”高质量推进东城乡村振兴
 
  1.加快发展:加快产业置换,统筹集体经济投资,引进优质项目。
 
  2.加强管理:规范社区组织证照管理,实施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深入推进居务公开制度。
 
  3.加压整治:深入推进社区文明创建,深入推进社区环境治理,加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
 
  4.加固组织: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工作作风建设。
 
  5.加码服务:加强奔康社区的扶持,探索街道对社区的扶持办法,优化部门对社区的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新型社区服务落地。
 
  目前,东城预计总投资乡村振兴战略项目12.66亿元,分别在发展现代农业及集体经济方面、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基层治理、对奔康社区(组级社)经济发展统筹扶持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上,东城因地制宜开展了多个领域探索——
 
  引导社区发展高档物业型经济。大力推动旧村旧厂房改造,加快推动上元创智城项目、下桥旧机动车市场、梨川鸿盛工业园等项目改造建设,促进物业保值增值。在火炼树社区开展试点,成立物业管理公司,统筹社区内出租屋的经营管理。
 
  统筹整合社区土地资源,对社区闲置厂房、零散土地统一收储、统一改造、统一招商,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了主山等5个社区共117.82公顷土地,引进星河集团、众筑公司、中集集团及华润置地等企业参与樟村、同沙、桑园等社区规划建设。
 
  拓宽社区产业投资渠道,推进社区由“租赁经济”向“投资经济”转变。探索用好全街道社区集体约17亿元的闲置资金,提高集体资金管理收益。目前,东城与6个社区签订合作协议,整合集体经济组织闲置资金2亿元,已将7000万元募集资金投资优质发展项目。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将辖区内农保地变为农“宝”地,统筹整合梨川大王洲300多亩农业用地,引进专业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打造新型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园。邀请台湾农业专家团队对温塘社区2746亩农地、樟村社区大王洲1083亩农地及周屋650多亩水稻田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着力打造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
 
  东城今年建成首批500套人才公寓,其中近百套人才公寓几个月前正式亮相,发出了东城“集凤筑巢”的诚意。
 
  这只是东城人才安居工程的开端。为吸引更多人才汇聚东城,东城计划以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相结合,规划五年内建设约5000套人才公寓,逐步解决人才安居问题。
 
  今年,东城将在黄旗山城市公园建成东城文化艺术博物馆,填补街道一级博物馆的空缺。
 
  接下来,东城还将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科学整合利用好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文化祠堂等文化场馆,把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多功能基层公共文化终端平台。目前,牛山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已建设完成,2018年全面完成辖区内剩余的2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位于东城同沙社区、光明社区、同沙工业园的黄沙河同沙段,曾经污水横流,经过整治后,两岸红花绿树,不复黑臭,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带动了周边土地价值提升,助推产业升级。投入超过4亿元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为东城生态振兴的范本之一——通过水污染治理,把过去周边被污染的黑臭水源影响的低效用地盘活,积极发展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为特色的新农业。
 
  东城正沿着生态振兴路径,全力以赴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不断优化社区宜居环境,完成“小山小湖”地块改造10宗以及21个社区的52项宜居项目建设,6个社区申报成为广东省宜居社区;累计投入800万元在黄旗山城市公园和周屋社区建设3家博物馆。
 
  “组织振兴是东城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邓涛表示,东城街道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实施“头雁”工程为牵引,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带动作用。
 
  在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突出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选派一批干部到社区协助开展工作,让更多干部下基层,增加工作阅历,为社区转型发展、管理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记者 邓文燕 )(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