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大金融:推进行业标准化 为金融大数据战略护航

理财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3-28 09:11:36
  由工信部联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金融科技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反欺诈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监管沙盒促进会共同主办的“金融科技与金融大数据标准闭门研讨会” 3月23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工业部、央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信和大金融等相关行业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以及50多位企业家代表受邀出席。
 
信和大金融受邀出席“金融科技与金融大数据标准闭门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刘杨主持。工信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童晓民、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总裁王永利、中国人民银行高级经济师、央行汇达资产副总经理、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安起雷、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中心主任费方域、上海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刘钢、工信部信息中心企业网络安全促进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龚文与企业家们围绕金融大数据标准化这一核心内容展开讨论。
 
  会上,嘉宾们对《金融数据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白皮书》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就如何推动使用数据规范化,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怎样有效结合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了大数据标准化制定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观点。
 
  中国人民银行高级经济师、央行汇达资产副总经理、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安起雷会上针对即将发布的《金融数据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白皮书》中提到的“数据”表示,金融不管是围绕金融科技还是金融大数据,过去被成为信息,现在被称为数据,实际上金融主要运行的就是数据。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中心主任费方域表示,因为Fintech会带来网络安全问题、加强数据和影子保护的迫切需求、提高数据垄断问题关注程度和提升数据能力的逻辑性,所以网络安全是需要加以关注的。防风险的同时需注意保护创新,同时要注意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要多方面平衡。
 
  上海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刘钢表示,从IT本身能不能支撑金融来看,整个数据的现状问题有很多。第一,基于传统金融机构,新兴金融机构发展时间更短,所以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问题,目前可能是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被产生。第二,这个过程中,创新又在不断地发展,新的创新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信和大金融副总监李之平现场发言
 
  研讨会上,信和大金融副总监李之平先生表示,数据标准化关键是如何让企业自愿去做,作为企业而言,认清大数据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大数据发展,为金融大数据战略护航。
 
  为了更好地实现数据综合利用、发挥数据价值,不仅需要IT部门的介入,更需要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参与,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建立跨部门的数据治理流程,从根本上消除数据孤岛、实现共享整合,将数据转换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让业务部门更加信任数据,主动地参与到治理过程中并从中获益。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不仅对金融服务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推动整个金融业运行模式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数据不断涌现和储存。如何发挥数据作用,发现其蕴藏的价值,是目前金融科技领域的主要问题。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金融大数据标准化的制定与实施,必然会使得数据得到合法、合理的运用,金融科技因此焕发新的活力。
 
  数据是金融的核心,在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必将触及金融最紧绷的那跟弦——风险定价与风险控制。数据就是风险管理的基石,没有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撑,风险管理就是空谈。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兴起,在解决传统金融市场痛点的同时,有效帮助金融业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其中,大数据分析技术更是使得金融风控体系更加严谨和完善。
 
 
业界专家与企业家们围绕金融大数据标准化展开讨论
 
  信和大金融作为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具有强劲竞争优势的综合服务品牌,不断深挖垂直领域、移动领域大数据风控价值,全方位提升风控体系建设。
 
  在风险控制方面,信和大金融做了不少深入探索,包括与专业智库信和研究院在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打造大数据平台的落地。在智能反欺诈方面,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情感计算以及心理学专家模型,已经成为信和大金融智能反欺诈体系的标志成果。
 
 在征信环节,信和大金融与战略伙伴汇诚信用合作推出了多模态AI反欺诈机器人,从而有效地解决信审环节的欺诈风险压力,使得信审,授信实现了质的飞跃。
 
  作为金融大数据标准化小组成员,以“大数据驱动,未来无限大”为愿景,信和大金融致力于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生态圈,构建集“场景+模式+数据+风控+科技+资源+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闭环,围绕广大投融资客户的服务需求量身打造专属的全方位、多维度、透明化、专业化的智能金融服务体系。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