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5月起将实施《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3-03-26 09:21:25

东莞5月起将实施《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今年5月1日,东莞将实施《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通过立法形式,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体现对流动人口的关爱,增加市民对文明的敬畏、珍惜,巩固东莞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推动文明城市建设体系化制度化,文明之基进一步夯实;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文明力量不断汇聚;打造高品质“友善东莞”,文明底色更加闪耀;培育文明共享有温度,文明红利惠及更多人……近年来,东莞秉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以“思想引领+文化供给”为抓手,扎实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城市文明建设水平持续跃上新台阶。
 
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如今的东莞,城市颜值高、生态环境美、文化供给足、民生福祉多,幸福之城吸引千万人在这里奋发逐梦。
 
面向未来,东莞提出打造全域文明融合发展高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千万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东莞将实施企业员工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开展“城市之光”节日致敬传播活动,进一步擦亮“友善东莞”品牌,实施文明实践阵地“百千万”示范项目,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以“双万”城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各级各部门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久前,东莞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再次做出强调和动员。
 
事实上,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作为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列入“一把手”工程,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市领导高度重视,推动各级各单位狠抓落实、拼搏奋进,广大市民群众全力支持,汇聚起协同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大合力。
 
聚焦创优争先,东莞推动文明城市建设体系化制度化,文明之基进一步夯实。
 
合力共建格局初步形成——东莞健全文明创建目标考核、成效测评、表彰奖励等各项制度,建立常态化实施督导巡查机制,推动市、镇、村三级全域创建同标准、全覆盖,引导镇村多形式开展文明建设“擂台赛”、亮点项目“大比拼”、乡村振兴“斗牛会”,形成上下联动、你追我赶、齐抓共管、合力创建的工作格局。
 
人居环境美不美,摆起擂台赛一赛!近日,“和美道滘 品质生活”大擂台在道滘开擂,6个村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题同台“打擂”。
 
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市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文明创建督导工作协调会、文明创建专项工作会议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总结分析会等高规格会议。制定印发《东莞市文明创建督导检查实施方案》《关于开展背街小巷文明提质行动的工作方案》《关于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益宣传氛围提升行动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完善季度督导检查、定期日常督导和不定期暗访等督导访查制度。
 
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荣获国家级、省级文明村镇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5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7个村镇获评“广东省文明村镇”,市级以上文明村(社区)覆盖率超过98%,实现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大丰收。
 
通过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行动,东莞大力推动城市环境明显优化、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城市越来越靓丽——通过高速公路专项提升、道路绿化和环境提升、公共设施提升、灯光夜景亮化、建筑立面改造等,高速公路沿线风貌明显提升。推进全市市场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一个个市场环境明亮舒适,让逛市场的人有了逛商场的感觉。
 
环境越来越洁净——以“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围绕“扫干净、摆整齐”的工作目标,持续开展“洁净城市”“行走·品鉴东莞”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全市域市容环境面貌提升。开展“美丽圩镇”建设,推进“四小园”建设工程,大幅提升村镇整洁度和舒适度。
 
“我是一名医护人员,在平日节奏紧凑的工作中,非常容易紧张,参加‘心育空间’的减压辅导课程,非常有益。”长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刘会文说。
 
刘会文所说的“心育空间”,正是长安镇打造的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品牌之一。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
 
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让市民群众出门可达,家门口有了精神文明“加油站”;整合各部门阵地资源,全域文明实践格局初步形成 ;实施“五色花”等计划,赋能基层;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服务群众更加精准。
 
顶层设计强效化、阵地建设全域化、资源整合集约化、服务群众精准化、实践活动品牌化、管理运行信息化……东莞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六化”措施,推动文明实践出新出彩,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美丽画卷。
 
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3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596个,实现覆盖率100%;全市建成文明实践点1572个,覆盖各学校、企业、小区、园区、机关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公益性文化场所等重点区域,“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初步形成。
 
文明实践统筹统领成效凸显——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五色花计划”,横向统筹“红色”理论宣讲、“橙色”关心关爱、“绿色”生态文明、“紫色”文体艺术、“蓝色”普法科普等各类资源赋能基层。
 
文明实践特色品牌不断涌现——开展“文明积分进万家”全民行动、“文明东莞、从我做起”文明嘉年华活动,探索“志愿者+网格员”“文明实践+网格管理”等文明实践“一张网”创新模式,打造“心育空间”“i在宝屯、绿留巷间”等文明实践服务品牌,推动建成113家“玉兰花开 巾帼家美积分超市”。
 
在疫情防控一线,各条战线挺身而出,守望相助,凝聚起磅礴力量;在扶残助困行动中,志愿者真情陪伴,传递温暖;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典型人物行动在前,引领社会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社会氛围……
 
近年来,东莞深入推进友善东莞建设,结合本外地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实际,推出“友善之城”八大主题行动,让文明城市底色更加闪耀。
 
温暖的力量在“双万”之城传递,文明之花在“双万”之城愈加艳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座友善东莞。
 
志愿服务彰显城市温度——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正式注册志愿服务团队9723支、注册志愿者181.67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6.7万场,累计向社会提供服务3720.49万小时,有力营造了爱心奉献、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典型选树活动持续开展——东莞常态化举办“道德模范”“东莞好人”“友善企业”“最美系列”等各类典型选树和宣传活动,累计共评选发布“东莞市道德模范”(含提名奖)177人、“东莞好人”1578人,推荐获评“中国好人”43人、“广东好人”58人,发布“友善企业”30家。
 
崇德向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东莞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利用全市各级近2000个“善行义举榜”宣传栏,宣传先进典型。三年抗疫情期间,千千万万个人冲锋在前,构筑起守护市民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凸显了抗疫大考的文明担当、激发了同舟共济的文明基因。
 
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为了让千万市民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东莞坚持把惠民利民贯穿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加快补齐公办学位、养老床位、医疗床位、就业岗位、停车位等“民生五个位”短板,解决市民生活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位数量不断增加——东莞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2020—2021年,东莞新增学位9.08万个。2022年,东莞进一步新增数万个学位。
 
医疗服务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底,东莞市人均预期寿命为82.7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98/10万和1.53‰,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小急难”问题解决有渠道——东莞推出“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截至2022年10月,累计征集办理“民生微实事”2600多项,解决“民生微心愿”7.5万多宗。
 
迈入“双万”新起点,围绕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奋斗目标,东莞创新推出“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充分展现东莞文明的温度和力量。
 
“文明共享”计划将选聘不少于2000名“城市文明执行官”,力争覆盖全市约1万家规上企业和10万栋出租屋,打造流动人口精神文明大学校。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促进员工更友善,丰富了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广东凯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加入“企业文明共享计划”后,该公司行政人事经理何良军说,阅读惠企活动点燃了员工的阅读热情,城市文明执行官则通过示范带动后,让更多员工文明素养提升。
 
在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方面,东莞组织实施营造文明宣传氛围、开展出租屋“一栋一公约”行动、开展出租屋文明焕新行动、引领租住社区文化潮流、发布租住文明指数排行榜、强化出租屋文明法制保障等重点工作,推动广大出租屋逐步变身“文明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今年3月11日,东莞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召开,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对整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扎实推进企业员工和出租屋两个“文明共享计划”,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把广大市民群众“东莞是我家”的家园意识激发出来。
 
千万人口,可能是科学家、医生,也可能是产业工人、城市建设者、装扮者,让每一个人在城市实现梦想,是东莞矢志不渝的追求。
 
初心不改,“双万”东莞,文明创建一直在路上!(东莞+)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