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在科创道路上再度进化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3-12-27 17:56:15

东莞在科创道路上再度进化
 
科创成果接连涌现——2023年,散裂中子源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基本建成,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阿秒激光装置完成立项评审,阿秒科学中心正式揭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一万家……这一年,东莞科技创新捷报频传,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澎湃经济新动能,激荡着无穷力量。
 
2023年11月,赛迪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东莞入选2023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20强,排位由上年的第16位提升到第14位,研发投入和创新环境排名名列前茅。
 
科创潮涌乘势起,奋楫扬帆启新程,这一年,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在科创道路上再度进化。
 
有创新突破,才能有前进动能。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让先进的治疗技术惠及更多患者,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科技创新发展。2023年4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中心正式落成启用,东莞成功掌握了继手术、传统放疗、抗癌药物、免疫疗法之后治疗癌症的“第五疗法”,成为全省首个拥有BNCT治疗中心的地级市。
 
安全性高、定位精准、适用范围广,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的市场化运用,直接将患者接受治疗的费用降低一半以上。而这一抗癌核心技术研发的成功,离不开一项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坐落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深度参与,透视微观世界的能力,与生物医药技术相结合,诞生了硼中子俘获治疗这种精准疗法。
 
据悉,自2018年8月,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以来,这个国之重器已完成10轮运行,注册用户超5000人,完成课题1000余项,在航空航天、量子、能源、合金、高分子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源头创新硕果,成为支撑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无独有偶,在中国散裂中子源科研成果累累的同时,今年4月,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建的阿秒科学中心也在东莞松山湖揭牌成立,有序推进我国首个阿秒激光装置“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东莞筹建。
 
“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阿秒脉冲激光已经成为物理、化学、生物等众多领域重要的研究手段,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委书记、副主任冯稷表示,该设施建成后将能同时从阿秒时间尺度和纳米空间尺度,全面揭示自然界存在的内壳层电子、价电子、自由电子等电子形态运动规律以及与电子耦合的其他作用机理,实现对超快电子运动的跟踪测量和操控,为包括高温超导、量子计算等多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突破提供强劲推力。
 
基础研究推动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23年,东莞基础研究实现新突破。其中,来自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张博研究员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东莞市该类项目“零”的突破。另外,东莞市人民医院李振华教授荣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东莞市生命医学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是东莞市第二个国家优青项目。
 
在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中,东莞共有128个项目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合计4208.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9.3%、17.2%。
 
无论是立足产业还是聚焦民生,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才能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夯实基础,随着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日渐突出,必能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东莞正在全力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科创生态体系。重大基础设施取得快速进展,科技成果转化也交出亮眼成绩单。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今年4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迎来5周年庆典。5年来,实验室积极探索“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并迅速发展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5年间,实验室队伍从3人到千人,顺利建成了四大核心板块,成功布局十大科学研究方向,参与并见证了松山湖从“科技产业园区”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蝶变。
 
截至今年8月,创新样板工厂25个项目团队共孵化产业化公司42家,其中17个团队完成一轮或多轮融资,融资金额超7.5亿元,市场估值超40亿元;申请专利790件,其中国际专利16件……今年以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硕果累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的背后,是政府、实验室和企业的多向奔赴。当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功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连锁桥”,“作价入股”成果转让模式、技术参股模式、室企攻关、依托“关键核心材料+创新平台资源”构建创新生态的产业集聚模式,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蜀道”上探索出“松山湖模式”。
 
从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实现从0到1再到10,到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实现从10到N的产业化,完成自我“造血”,市场“接棒”,“松山湖模式”已然渐入佳境,一步一步嵌入“世界工厂”的血脉之中,融入城市奔涌向前的历史进程,成为东莞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新动能。
 
对于5岁多的松山湖材料室而言,“松山湖模式”的初见成效只是开始,在“世界工厂”的肥沃土壤中,实验室众多前沿技术加速研发。新的征程上,东莞市正在孕育更多前沿科技,阔步迈向产业化,让“创新之花”结出“发展之果”呈现令人期待的璀璨未来。
 
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而东莞创新氛围的变化,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最有发言权。
 
“企业应用于存储芯片领域的先进封装设备实现量产,并得到头部客户认可,今年将大批量占领市场,有望解决国内存储芯片封装设备被国外‘卡脖子’的困境。”近期,位处松山湖的东莞触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触点智能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年年初,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获约12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增加碳化硅外延产线的扩产以及持续加大碳化硅大尺寸外延生长研发投入。
 
扎根石墨烯细分市场8年,2023年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石墨烯石墨烯微纳腔导热膜和石墨烯微纳腔相变均温板等产品率先实现量产,成功被小米、努比亚、红米和蔚来等企业选中,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东莞绽放新“烯”望。
 
“填补技术空白”“加大研发投入”“细分市场份额大幅增长”……这些逐渐成为近些年东莞企业的发展新趋势。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产业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培育服务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招商培育新动能,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2023年以来,市科技局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重点在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招商、成果转化等多个维度发力,为大科学装置、大平台、企业发展提供多重支持,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支撑。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2023年,东莞R&D投入强度预计提升至4.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超过1010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研究院实体化运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横向对比来看,东莞科技创新的成绩也足可称道。11月赛迪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东莞入选2023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20强,排位由上年的第16位提升到第14位。
 
加速云集的大科学装置,日益肥沃的科创土壤,持续完善的科创生态……东莞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创资源、人才资源,助力东莞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东莞力量。(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