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男子心脏骤停 医护全力施救挽回生命
日前,一名男子与家属来到沙头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下称“沙头一站”),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 医者仁心”的锦旗送给许龙豪医生和全体工作人员,以表感谢。这个月初,他在沙头一站就医时,突发“心肌梗死”,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经过许龙豪等医护人员的“生死抢救”,最终抢回一命。之后在医院进行支架植入手术,目前身体正在慢慢恢复中。
时针拨回到9月3日上午11点,沙头一站发生了惊心动魄一幕。当时,沙头一站像往常一样进行预检分诊中,测量体温、打印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查看行程、挂号……突然,预检分诊处传来了大声呼叫:“这里有人晕倒了,刘医生快来呀!”
听到呼叫后,站点所有值班医生立即停下接诊工作,冲出诊室。只见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晕倒在地,神志不清,值班人员一起把患者抬到抢救室。经医生检查:患者呼之不应呈昏迷状,颈动脉搏动消失,四肢抽搐,口唇发绀,皮肤湿冷……患者出现“心脏骤停”。
随即,沙头一站展开了一场“抢救战”:立即心脏按压,开放气道,高流量球囊面罩辅助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准备除颤仪,拨打120……一声声响亮有力的口头医嘱拉开了抢救序幕。
AED体外除颤就位,立刻给予电击除颤,肾上腺素1毫克稀释后静推,心跳未恢复,按压仍在继续,抢救仍在进行。
数分钟后再次推注肾上腺素,又进行了一轮除颤,患者心脏仍“纹丝不动”,情况一度陷入了僵局,大家神色凝重, 一旁的家属早已把自己的双手抱在胸前为患者祈祷。但在场的医务人员心里都坚定一个信念,这是与“死神”作战的坚定信念,决不轻言放弃。
紧接着用了一系列的抢救药物,肾上腺素,胺碘硐,多巴胺等等,120医务人员到达后也迅速加入了“抢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努力下患者恢复了心跳、呼吸,整个抢救过程约持续40分钟。由于病情危重,患者由120救护车立即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
当天下午,患者家属来到沙头一站,对站点医务人员表示感谢,并告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得知患者病情稳定,工作人员的心才稍稍放下来。第三天,站点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了电话回访,家属告知,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已行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身体正在慢慢恢复中。
现实生活中,老百姓对“心肌梗死”一词并不陌生,说到心肌梗死带来的严重后果,老百姓更是“谈虎色变”。
记者了解到,为总结经验,9月5日下午,沙头一站还专门针对此次抢救工作组织了一次总结会议,工作人员对当天的各个抢救环节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相互点评,总结了做得较好的地方,也从中找出了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
全体人员还重温了各种急救设备的操作以及一些危急重证疾病的抢救流程。通过此次事件,进一步增强了站点医护的责任感,提高了协同作战能力,以及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能力。
心肌梗死,也称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饮酒、气温变化、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发作。典型症状是心前区压迫性疼痛、胸闷,不典型症状出现牙痛、上腹胀痛、肢体麻木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上至耄耋之年,下至体格健硕的青年,随时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我们倡导,大家要行动起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管理好慢性基础病,提高身体素质。(来源:东莞时间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