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六斤哥喝酒不要命 医生教三招化解岁末的酒

养生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12-30 10:55:02
  最近,微信朋友圈中各种酒量PK视频层出不穷,继“一斤哥”、“二斤哥”、“三斤哥”、“四斤哥”、“五斤哥”之后,前天河南六斤哥在不到7分钟内喝下6斤白酒,朋友圈都为此“沸腾”起来,昨天还出现7斤哥、8斤哥。
 
  “喝那么多酒身体受得了吗?一个人的酒量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练出来的,千杯不倒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南城孙先生一直在朋友圈关注拼酒视频,心里装了十万个为什么。
 
  昨日,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提醒,如果“接力拼酒”,短时间大量饮酒超过人体极限,容易出现急性酒精中毒,是拿生命在开玩笑。
 
  各位亲们都懂酒喝多伤身,现在岁末年终,春节临近,应酬聚会喝几杯在所难免,为什么有人千杯不醉,有人一杯就倒?那些热传的解酒食物和招数是否靠谱?怎样喝、喝多少最不伤身……
 
  本报也请了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神经内科的主任专家们给大家“解酒”涨姿势。
 
  这些哥们酒量是天生的还是练的
 
  “一口喝4斤6斤7斤白酒啊,网上这些哥酒量该有多好,为什么他们酒量那么好。”说起喝酒,南城金域华府的业主林先生直摇头,每次出去聚会应酬,最先倒下的总是他,“一两杯就倒。”
 
  消化内科陈毅斌主任认为,一个人酒量大小主要取决于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后天环境对酒量有影响,但不大。
 
  医生们说,不管你喝的是白酒、啤酒、葡萄酒,我们说的酒量,就是一杯酒入肚后,酒精即乙醇在我们身体里发生的化学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脏内被分解代谢,先由肝脏生成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又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后,乙酸变成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
 
  乙醛是引起各种醉酒症状的“元凶”,如果乙醛脱氢酶活性低、数量少,使得乙醛转化为乙酸并最终转变为二氧化碳及水的过程减慢,这样乙醛就会在人体内过多蓄积,出现面红耳赤、头晕目眩等各种醉酒反应,甚至对健康造成其他损害。
 
  因此,酒量大的人,只是乙醛脱氢酶相对多,活性相对高而已,比较难喝醉,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相对较低的人,乙醛容易蓄积在身体里,更容易醉酒,酒量相对小。
 
  中医科钟秋生主任则觉得,酒主要通过肝脏产生乙醛脱氢酶分解代谢,因为肝、脾、肾等都参与了酒的代谢,一个人的酒量也跟这些器官的健康状况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自己以前很能喝,现在不能喝,因为他的健康状况可能变差了。
 
  哪怕是千杯不醉 这么喝法是真要命
 
  有些人酒量很大,千杯不醉,这是否意味着喝酒对他们身体健康影响小一点。
 
  “酒量再大,像视频上那些哥们这么喝法,如果是真的酒,一下喝好几斤,更容易发生急性酒精中毒,有生命危险。”陈毅斌主任提醒,对于不容易喝醉的人来说,只能说他们和与一般人相比,酒精代谢的速度更快,并不等同于酒精对他们的身体没有损害。
 
  几位医生都提醒,像视频上的哥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喝酒,体内的乙醇、乙醛来不及代谢,在体内过量蓄积,伤害身体各器官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更容易发生呕吐、神志不清、心跳加速、心梗、呼吸抑制、消化系统出血等急性酒精中毒症状,危及生命。
 
  “之前,有个30多岁的男患者,喝了一两斤白酒,昏迷了,送过来已经无法抢救了。”神经内科罗成宏主任每个月都能接诊到10多例酒精中毒的患者,昏迷需抢救的有不少。
 
  罗成宏说,正常人每人每天酒精摄入量应该在50ml以内,对于一般人的肝脏来说,如果喝40—50度的白酒,耐受量也最多是半斤,喝了半斤以上就会进入轻度中毒状态了。
 
  特写
 
  东莞“3斤哥”天生能喝 但他说喝酒也是真难受
 
  南城一事业单位30多岁的陈先生是朋友圈里公认的“千杯不醉”,经常一桌子的兄弟都醉趴下了,他若无其事,他的最高纪录是喝了3斤白酒,一两斤不在话下。
 
  来自广西的陈先生第一次喝酒是初中毕业时,当时20多个人喝了50斤白酒,从中午喝到晚上7点,“我那时没有醉,就知道自己能喝。”
 
  对那次喝3斤的纪录,陈先生记忆犹新,那是上大学时期,他和同学请一个心仪的女孩子吃火锅,打赌只要女孩子喝半杯,他就喝一瓶,结果一下就喝了3斤。
 
  问起喝酒不倒有什么诀窍,陈先生大笑起来,“这应该是天生的,20多年来,我几乎没喝醉过。”陈先生的伯父、叔叔、堂兄弟们都能喝。
 
  “喝酒还是很难受的,虽然当时神志清醒,能走回宿舍,但路上还是忍不住吐了,回去后睡了10多个小时,醒来头还是痛的。”虽然陈先生酒量好,但他也觉得喝酒对身体无益。
 
  医生点评:像陈先生这种酒量较大的人,即便大量饮酒也不会醉,其实更容易喝多喝过量,引发急性酒精中毒,对身体危害更大。
 
  单位的“千杯不醉”说 酒桌上要吃饱要多喝水
 
  来自广东的郑女士今年不到30岁,是单位里公认的“千杯不醉”,常常有同事或朋友前来请教喝酒的诀窍。
 
  “一上桌,就该埋首低头一顿猛吃,多吃饭、包子等淀粉类的食物,还可以吃一些高脂肪的肉类。”郑女士觉得在酒桌上一定要先吃饱,肚子里有货,喝酒就没那么难受,在喝酒过程中,还要多喝水,多上厕所。”
 
  不过,在郑女士看来,这些做法只是小小的帮助,酒量应该还是天生的,“我爸爸不能喝,但外公很能喝,妈妈也很能喝。”其实在上大学之前,郑女士滴酒不沾,大二在一个政府部门实习时,有一次不得不喝,她第一次喝酒就喝了半斤,发现自己竟然没有醉。
 
  医生点评:饮酒前多吃东西,酒精与食物混合,帮助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延迟酒精进入血液和代谢的时间,的确没那么容易喝醉,多喝水也能稀释体内酒精浓度,帮助排泄。
 
  话你知
 
  喝多少酒才会酒精中毒
 
  神经内科罗成宏主任说急性酒精中毒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一般中度酒精中毒最好送医,在就诊的患者中,中度酒精中毒占了七八成。
 
  A 轻度酒精中毒:一般人喝50度的白酒超过半斤就会进入轻度酒精中毒状态,血液里的酒精含量达到300—1000毫克/升,主要表现为头晕、话变多,行为失态,面容苍白、四肢乏力走路摇摆等,这时要停止喝酒,多喝水,增加排泄,多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会开始缓解。
 
  B 中度酒精中毒:一般人喝50度的白酒超过1斤就会容易出现中度酒精中毒,血液里的酒精含量达到1000—3000毫克/升,中度中毒一般已经造成了神经损害,一般表现为神志恍惚,动作不协调,语言缓慢或无法表达,出现一定的幻觉,躁动不安,最好就医,给予补液、利尿等处理。
 
  C 重度酒精中毒:重度酒精中毒一般已经进入昏迷状态,面色苍白,体温下降,心跳加速,大小便失禁,呼吸还可能出现骤停,不及时抢救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多喝酒伤身 喝多少是适量
 
  医生说,一次过量喝酒会造成急性酒精中毒,长期过量喝酒会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如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等,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喝酒最好控制在适量的限量以下,50度的酒每天不要超过一两。
 
  啤酒、红酒、白酒、洋酒,都有不同的酒精含量,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孕妇、儿童及青少年应忌酒。
 
  “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少量喝酒对身体有一定好处,比如促进血液循环等。”中医科钟秋生主任提醒,红酒对健康比较有益,尤其痛风患者千万不能喝白酒和啤酒。
 
  “解酒”专家团:
 
  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陈毅斌 主任
 
  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 钟秋生 主任
 
  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罗成宏 主任
 
  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 薛晓燕
 
  涨姿势
 
  混酒喝真的容易醉吗?
 
  我们经常在酒桌上听说,混酒喝容易醉,这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医生说,喝酒容不容易醉主要跟人的酒量和摄入酒精量有关,跟混酒喝关系不大。大家感觉混酒喝易醉,其实不是因为不同酒水的先后混喝造成的,只是混酒喝时人们容易不知不觉多喝,摄入酒精量就大了。
 
  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大?
 
  很多人觉得,喝酒脸红的,说明酒精代谢好,不容易醉,酒量大。
 
  可在医生看来,喝酒是否脸红,脸红的程度,其实跟个人体质有关,跟毛细血管对酒精的敏感度有关,跟酒量无关。
 
  还有外国研究表明,一喝酒脸色就像关公的亲们,反而是不能喝酒表现,因为这说明酒精已经上头上脸,属于醉酒症状了。
 
  支招
 
  那些躲不过的酒
 
  该怎么喝
 
  岁末年终,春节临近,工作应酬、亲友相聚,推杯换盏在所难免,虽然酒量主要是天生的,还是常常有人问,喝酒有什么诀窍没那么难受,没那么快醉?
 
  1、酒前吃点东西垫肚子不易醉
 
  常常听到有人说,喝酒前吃些淀粉类食物、肥腻的肉或牛奶、酸奶能够预防醉酒,这靠谱吗?
 
  医生说,空腹喝酒醉伤身,的确要尽量避免。
 
  喝酒前多吃高脂肪的油腻食物,多喝水或酸奶牛奶等垫底,可以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既能保护胃黏膜,而且酒精在进入胃部后,被吸收的速度也会减慢,通过延长酒精在胃部停留的时间,延缓了酒精进入血液代谢分解的过程,使得体内的酒精在吸收与代谢平衡,不容易喝醉,而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分解代谢也就快,容易喝醉。
 
  但是这些食物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也仅仅是少量喝酒时,如果大量饮酒,伤害最大的是肝脏,这些办法对肝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保护作用,最好的保护办法是少喝酒,适量喝酒,尽量不要短时间大量喝酒。
 
  2、酒后多喝水,可用菊花、橘皮等泡水
 
  多喝水——这是几位医生给喝酒的亲们另一个建议,他们自己如果不得不喝酒,也会在喝酒的过程中和酒后尽量多喝水,加快排泄。
 
  刚刚我们知道酒精进入人体后,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只有这个过程完成后,人体才能从醉酒状态中恢复,多喝水也能加速这个过程。
 
  记者还发现,现在市场上也会出售一些宣称解酒药,多以中药成分葛花、青果、菊花、茯苓、桑葚、橘皮等为主。
 
  中医科钟秋生主任说,像葛花、菊花、茯苓、橘皮等确实能帮助解酒和醒酒,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缓解酒后头痛、头晕等症状,经常应酬的人喝酒后可以泡水喝,不过最好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
 
  3、浓茶不能解酒还伤身
 
  喝醉回家后,家人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泡杯热茶给你解酒”,医生说,浓茶不仅没有解酒效果,可能还会伤身。
 
  一是因为茶会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损伤到胃黏膜。二是茶水中的茶碱(含咖啡因)和酒精一样会导致心跳加速,和酒精一起作用,更加重心脏负担。此外,茶碱还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会使头疼加剧。(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