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上岭村:客家围风韵犹存
探访
东莞老街,寻找被遗忘的光阴故事。“海纳百川厚德务实”是
东莞城市精神的写照。在莞城,不仅能感受到最有富有莞味的南粤文化,连客家文化也能在老城里生根发芽。在莞城的上岭村,就保留着一个相对完整的客家围。下面我们一起走近上岭村,了解它的故事。
在莞城罗沙社区的上岭村,穿过上岭市场,旧村的面貌逐渐展现在眼前,这里是莞城唯一一处客家围——上岭村。上岭最早是叫上士冈,以黎姓族人居多,后来黎氏搬走。约1876年左右,蔡氏族人从樟木头迁到这里立村,并修起客家围群居。上岭村房屋是客家典型的杠屋建筑,由黄土泥砖砌成,整体呈两纵九横巷的排列。
记者 马慧敏:“在现场可以看到,这里的排屋全部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巷巷相连,布局非常整齐,120多年来这里保存相当完好。”
联排的杠屋有很多开间,每一开间都是一处门口、一处人家。
莞城文化保育志愿服务队队长 祁凯俊:“周围都是(联排)屋子,所以不会多设窗户,所以采光稍微会差一点,但是居住的户数比较多,容易防御外敌,巷头巷尾房门一关上,外人都无法出入。”
这位卢婆婆嫁来上岭村后,60多来年一直在此居住。她家房屋结构算得上是直头屋,只有一厅一房,是上岭客家围最典型的内部构造。厅堂内并不宽敞,厨房和洗手间都在狭小的空间里设置,可见当时客家人生活条件的艰苦。
居民 卢婆婆:“左边搭个棚作为厕所,一进门口右手边就搭灶头,做饭用的 顺便摆当桌子。”
时过境迁,近十多年来,这里不少围屋村民已迁出,住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了。不少围屋空置了,人气渐变冷清。但一座客家围屋,就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它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在这里生活过的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史。(来源:东莞阳光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