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现普通乘客“囤票”现象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12-24 09:06   热门评论

  今年出现普通乘客“囤票”现象
 
  2015年春运,“囤票”不再是黄牛的专属行为,普通乘客也开始加入其中。
 
  尽管距2015年春节还有近两个月,但今年的春节前购票高峰已经在近两日结束。在“火车票预售期提前60天”以及“提前15天退票不收取退票费”新规下,今年出现了“囤票族”,现在他们开始忙着退掉多余的“囤票”。也有人抓住机会开始抢购别人的退票。
 
  A 刷票很亢奋
 
  一对夫妻囤票21张
 
  从12月7日开始,为抢两张春节回哈尔滨的车票,上海的季先生夫妻十多天来已经囤积了从2月4日至15日的21张车票,但这些对他们来说还不是最佳选择(详见本报12月20日报道)。该报道一出便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抱怨“怪不得一直抢不到票”,有人表示“我也囤票了”,也有网友质疑这是如何做到的。
 
  记者近日来调查发现,“囤票”行为并非个案。23日上午,在广州火车站售票厅,三个退票窗口前早早排起了队伍,每条队伍均有近10人在排队等待,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是在买到了满意的车票之后,赶在15天免费退票期之前来退掉多余的“囤票”。
 
  “我本来计划是2月份再回家,但我估计2月份的票不好订,就先订了1月底的票。”正在排队退票的林小姐告诉记者,她准备退掉1月26日从广州前往老家重庆的火车票。因为她已经在亲戚朋友的帮忙下刷到了2月的回家车票。
 
  B 囤票的无奈
 
  无法确定放假时间
 
  老家在西安的王先生去年因为没有买到火车票,临近年关只能买了全价机票回家,他今年老早就开始留意春运售票信息了。尽管今年提前60天售票,但王先生还是犯了难,因为单位还没有确定放假安排。“囤票”成为他化解这一难题的有力手段。王先生提前下载了猎豹、360和手机抢票软件,每天在广州站和广州南站放票的时候就准时坐在电脑前抢票。
 
  “预售时间太早了,公司都没有出放假安排,我只能估算着日期订票。”12月23日上午,黄小姐正在广州火车东站退票窗口前办理退票手续。黄小姐告诉记者,今年预售期提前至60天,她所在公司的放假安排还未公布,她只好提前抢购了一张火车票。后来公司公布的放假安排和车票日期冲突了,“只能重新再刷票,把这张票退了”。
 
  C 撞上“黄牛”
 
  现场收票手段神秘
 
  囤票退票的旅客增多,也给“黄牛”囤票带来了可乘之机。23日上午,在广州火车站退票窗口前,记者看到,有两男一女正在退票队伍旁游荡,一旦有退票旅客走近,三人便围了上来,声称自己买不到回家的票,希望能购买旅客的退票,还称“退票要收取手续费,我们可以用正常价购买”。当旅客反问火车票均为实名制,买去后如何使用时,对方则故作神秘地表示“自有办法”。
 
  排队退票的林小姐告诉记者,这几人既不排队、也不买票,一直在队伍旁边游荡,专门购买旅客退票,“说是给自己买票的,但是不分时间段、不分车次、不分目的地,什么票都收”。
 
  但在实名制情况下,“黄牛”收到票以后如何把票转给他人使用,其技术手段还不清楚,“黄牛”也未向记者透露。
 
  D 12306回应
 
  囤票不违反实名制规则
 
  记者咨询12306客服热线了解到,目前实名制网上购票规定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在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只能购买一张车票。而对不同天同一车次或同一天不同车次,使用同一身份证号订票是没有问题的,部分旅客囤积多张火车票的做法并不违反火车票实名制规则。
 
  如何化解这种利用规则漏洞的“囤票”行为?业内呼吁,要进一步改进现行火车票售票规则,比如对一张身份证一定时期内能订多少张票要有明确规定,对总计退票的次数、张数也要有规定。(来源:金羊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备案号: 粤ICP备13054447号
法律顾问:李小军律师 电话:13326865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