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东莞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截至11月16日,全市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共3782宗。警方侦破448宗,破案数是去年同期近3倍。
对带有跨区域、团伙性、职业化的电信诈骗犯罪,东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直接组织专案侦查。今年来,东莞刑警先后辗转北京、福建、广西、海南、湖南等十多个省市,先后打掉冒充银行客服、冒充移动公司、冒充领导诈骗、征婚、网购等犯罪团伙2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9人。
根据省、市“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的工作部署,结合近期东莞市冒充公检法等党政机关诈骗案件频发的形势,东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专门组织警力,就电信诈骗案件发案形势、规律特点、高发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和建议。
昨日上午,东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电信诈骗案件的各类权威数据。刑警部门从受害群体、发案时间、发案场所和诈骗手段等多个角度入手,深入研判了冒充公检法诈骗类案件的特点。
为了让市民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东莞市公安局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加大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力度;通过举办宣传讲座、派发宣传单张、播放宣传短片、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活动。
数据统计
总体发案情况
●统计范围:今年以来截至11月16日
●发案数:3782宗。同比去年4762宗,下降20.6%。
●破案数:448宗。同比去年156宗,上升187%。
●逮捕电信诈骗疑犯:88人,同比去年43人,上升104.6%。
各类电信诈骗案发案比例
●统计范围:近期发生的212宗电信诈骗案
●冒充公检法等党政机关诈骗:共81宗,占38.2%
●QQ诈骗:56宗,占26.4%
●网购诈骗:27宗,占12.7%
●猜猜我是谁诈骗:18宗,占8.5%
●盗取邮箱诈骗:9宗,占4.2%
●贷款、中奖、网银升级等冒充事业单位诈骗:8宗,占3.8%
●其他类型:13宗,占6.1%。
电信诈骗案特点
●受害群体:以老人、妇女,公司财务,外贸企业居多
●发案场所(即汇款场所):各大商业银行、公司或企业的办公室都是易发案的地方
●作案形式:结伙作案突出,跨地区犯罪非常明显
●作案手法:冒充公检法部门诈骗、QQ诈骗、网购诈骗、猜猜我是谁诈骗等比较突出;我市又出现了更改备注信息冒充老板QQ、冒充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诈骗、使用400、950、0769-8990等虚拟电话号码等手法,迷惑性更强。
●作案工具:不仅限于电话、短信、QQ,其它媒介都不断增加,微信、报纸、海报、电视广告等都被用于作案
冒充公检法诈骗类案件情况
●统计范围:10月至11月16日
●发案数:92宗,占全市同期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的22%,涉案金额近1000万。
●发案场所:居住地、工作单位为接听电话的重点区域,其中居住地接到电话上当受骗共45宗,占48.9%;工作单位21宗,占22.8%。汇款转账地绝大多数集中在银行,少部分为网银转账。
●诈骗手段:谎称被害人电话欠费和银行透支的44宗,占47.8%;谎称被害人洗黑钱的31宗,占33.7%。
●诈骗电话:大部分使用改号电话或者虚拟电话,其中使用改号电话71宗,占77.2%。
防范提醒
●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办案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不会在电话里要求转账,接到此类电话第一时间打110报警。
●目前有一款改号软件可显示为任何电话号码,手机上的来电显示可能并非真实的公检法号码,接到可疑电话不可轻信,应直接拨打相关部门电话核实或110咨询,千万不要根据电话提示转接或操作。
●犯罪分子多利用网上买来公民个人信息作案,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资料。
●接到可疑的电话(400、950、0769-8990、+或000开头等)或短信,敬请与亲朋好友多方核实,勿轻信秘密办案而独自听他人摆布。(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