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院“外卖哥”郑裕志
“外卖哥”给餐馆送外卖送着送着成了餐馆老板
大四学生风雨无阻送外卖,还组建“送外卖团队”
城院“外卖哥”真励志
给餐馆送外卖送着送着成了餐馆老板
在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有个人可是城院的学生都知道的,他就是人称城院“外卖哥”的大四学生郑裕志。
由于家庭原因,从大一开始,郑裕志就到处找兼职赚生活费和学费。有次他在学校附近的餐厅,找到了一份送外卖的兼职。这一送就是3年,风雨无阻,城院学子给他送了个亲切的外号:“外卖哥”。
不仅自己送外卖,他还组建了一个“外卖团队”。城院学生可加入他的外卖团队,通过送外卖来勤工俭学。现在,这团队已有25人了。
明年,郑裕志就要毕业了。有想法的他,准备自己当老板。“和同学合伙在城院附近开茶餐厅,帮助更多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郑裕志说,希望能把更多外界的工作和兼职引入学校,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去实践。
这位外卖哥,真心励志!小伙伴,给他点个赞吧。
1高中毕业就开始勤工俭学
郑裕志是东莞虎门人,在城市学院财经系国际会计专业读大四。
同学给郑裕志的评价是:乐观、随和、挺阳光的。昨天中午,郑裕志碰巧跟同事调休,记者得以采访这位忙碌的“外卖哥”。两个多小时的交谈后,他也给记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为何会去送外卖?郑裕志的家庭环境不太好,爸爸是治安队员,妈妈是名绿化工人。妈妈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原本打两份工,后来身体撑不住,现在只能打一份工。
父母的工资加上社区分红福利,家庭月收入也就3000多元。何况,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根本是入不敷出。“弟弟在广州读大二,我们两兄弟一年的学费就要三万元,还不包括生活费。”
能靠谁?郑裕志选择靠自己。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郑裕志从小学就开始帮家里干活,高中毕业后,他勤工俭学,挑起了家里的担子。
2机缘巧合踏上“送外卖路”
别看郑裕志才22岁,说起城院的“外卖哥”,他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
郑裕志在城院读了三年半的书,送外卖就送了三年。“家庭比较困难,刚来学校就找兼职。”郑裕志说,那时候人生地不熟,常见的发传单、做家教,他什么都尝试过。
为了找兼职,郑裕志还加了不少东莞的兼职群。可是,兼职不是你想做就有的,也得看机遇。郑裕志做过不少兼职,工作时间不稳定不说,有的路程非常远,一来一回开销很大。
他想在学校附近找份稳定的兼职。“大一第二学期,有个兼职群里发信息,说我们学校附近的茶餐厅招外卖员。”郑裕志想,这家店给的待遇不错,不仅按送外卖的份数计酬,还包午、晚两餐,等于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余下的工资就可以存起来了。
虽然知道送外卖挺辛苦,但郑裕志还是“上路”了。
3风雨无阻日送外卖8小时
送外卖什么感觉?
苦。这是郑裕志的回答。
每天,郑裕志要送外卖8小时。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他中午大约要送一两个小时,余下的就是晚餐和宵夜时送。
“下雨刮台风,你都要去送外卖。夏天的时候,经常在大太阳下暴晒,会晒到流鼻血。”郑裕志坦言,下雨天路滑,要赶速度送到,经常在楼梯间滑倒。
“饭盒万一摔烂了,就要回店里去补货。”送外卖久了,郑裕志摔倒时,都会出于职业习惯保护饭盒。
“我送外卖不仅要快,还要送到门口,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服务。如果意外把饭盒压坏了,我会把价钱降低些,挽回客人的心。”郑裕志说。
这些年来,郑裕志送外卖弄坏了7双鞋子,手机淋坏了2部。刚开始送外卖时,一天只能赚30-40元,“当时是算提成,送1份外卖提成1元。到了大三,我一天工资就有200-300元。”能做城院“外卖王”,郑裕志靠的就是勤奋,能吃苦。
4组成25人的送外卖团队
郑裕志的拼命三郎精神,让他在外卖界拼出了一片天。
找他订外卖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恰好身边朋友也想勤工俭学,郑裕志就顺势组织了一个“外卖团队”。
团队里都是城院想勤工俭学的师弟师妹,目前已发展到25人。
由于郑裕志送外卖送出了“口碑”,他的团队接下了城院附近两家餐饮店的外卖派送工作。两家店加起来,每月能赚上万元。
“我一个人单独干,工资最高时每月能拿3000多元。组了团队后,工资少了点,每月1000多元,因为把工作分散给团队成员了。”郑裕志坦言,不止他一人需要勤工俭学,可以把机会留给更多人,他很开心。
郑裕志认为,被同学叫“外卖哥”挺好的,是对他工作的一种肯定。
郑裕志的口碑太好了,不少餐饮店来找他做兼职,可都被他拒绝了。他的理由是,一心不能侍二主。后来新接的这家餐饮店订单,是亲戚邻居多次所托,最后实在是推无可推。郑裕志向老东家沟通后,得到同意,他才接下了这家店的订单。
5将建中介平台帮师弟师妹
别以为送外卖很简单,里面有的是学问。
郑裕志是个有心人,他把送外卖三年的单据进行整理,分析出每栋宿舍的消费水平,男女生的消费能力。他甚至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也进行了消费水平分析。
“男生偏向肉类,价格在13-14元间容易接受,女生偏爱蔬菜类,下单价格在10-12元之间较多。”郑裕志说,收集这些数据,对今后开餐饮店制定餐牌和新菜式都有很大帮助。
明年,郑裕志就要大学毕业了,他打算自己当老板。“跟高中同学一起创业,顶下了我老东家的店,老板要回老家了。”郑裕志说,该店最快12月中旬就可以营业,最迟明年1月也会开张。
郑裕志现在忙着各项筹备工作,“我对城院比较熟悉,也想帮助更多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他还打算建立一个免费的中介平台,把更多外界的工作和兼职引入学校,让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实践,帮助他们减轻家庭负担。
相关新闻
学校开工商模拟市场 学生哥上阵体验“当老板”
昨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第二届“工商模拟市场暨首届烹饪美食节”正式拉开帷幕。校图书馆门前的大广场,工模共搭建了100多个教学摊位,700多名学生上阵,体验当老板的滋味。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市场,学校采取了系列举措。比如,对摊位进行拍卖,颁发仿真的工商营业执照、工商税务登记证和食品卫生许可执照。甚至,学校还引进部分外来商家“搅局”,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市场竞争。
该校有关负责人说,摊位竞拍上,租金起拍价较去年的10元有所增长,达到30元;位置最好的摊位拍卖价达1130元,去年的最高价为960元。
“我们是大二的学生,这次宿舍4个舍友每人凑了200元,参加投标和进货。”该校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小艺说,她们卖的是适合送女生的小礼物,如公仔和糖果类。记者走访时发现,还有学生采取了合作模式。“我们是学生邀请来的,之前他们尝过我们店里的东西,觉得挺好吃。这次,他们主动邀请我们,还谈好了分成和责任分工。”校外小吃店店主告诉记者,投摊位他们花了500元,可以摆摊4天,对于效益还是挺看好的。(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