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反对孙子为患病孙女进行骨髓移植
2岁时,新莞娃周静思就被查出患重度地贫。
早在两年前,女童周静思就被诊断出患有重型β地中海贫血,骨髓移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她的父亲周锦敏曾想让儿子去做配型筛查,但一直遭到其他家人激烈反对。如今,周锦敏一边为女儿筹集做骨髓移植手术的费用,一边在艰难劝说家人。
女儿患重病必须骨髓移植救命
周锦敏夫妇俩来自河源和平县。两人都在东城同沙科技园的一家手袋厂打工多年。夫妇俩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11岁,自小就在河源老家由爷爷奶奶养大,女儿周静思今年4岁,一直在夫妇俩身边。女儿患病前,夫妻俩每月工资加起来有4000多元,生活比较安稳。
但小静思两岁时,经常脸色苍白,四肢无力,还经常会流鼻血。经广东省人民医院检查,她被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此后,周锦敏开始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广州、东莞以及河源的医院几乎都跑遍了,前后花了好几万块钱,其中欠了别人3万多元。”
几乎所有的接诊医院都直言,“要想挽救孩子性命,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做骨髓移植”。但这带来了两个难题:其一,是骨髓移植所需的三四十万块钱,其二是找到配型成功的骨髓。“当时医生就跟我说过,最好是找兄妹之间的骨髓配型,这样成功率会高些。”
奶奶以死相挟反对孙子骨髓配型
可让周锦敏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提出让儿子和女儿做配型检测时,马上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我父母思想保守,怎么也不同意,60多岁的老妈还曾以死相逼。”周锦敏说。
昨日上午,当着记者的面,周锦敏拨打了远在河源老家的母亲的电话。当记者提到为何不同意让兄妹俩配型时,周锦敏的母亲说,“配型也没有用啊,反正现在也没有钱,只能是让她等死了。”记者提到可以先做配型手术,再慢慢想筹钱的事,周锦敏的母亲说:“没用的,反正我不会让我孙子去担这个风险。”随即,周锦敏的母亲便将电话挂了。
周锦敏说,这两年来,他不知劝说了父母多少次,结果每次父母都是没有答应,而且还把孩子看得很紧,不让他单独与孩子在一起。
[特写]
“女儿最粘我了,每天都是不停地叫爸爸”
为了维持女儿的生命,如今周锦敏每个月都要定期带女儿去医院输血、去铁。每次治疗,都会花去3000多元钱。这几乎是周锦敏夫妇两人整月的工资。7月7日,周锦敏带着女儿去广州做了骨髓配型检测,他希望一边劝说家人,一边寻找与小思配型成功的骨髓。7月8日,周锦敏带着女儿住进了东莞市中医院。
据小思的主治医生介绍,假如不进行骨髓移植的话,小思或许活不过18岁。现在小思的这个年纪最适合做骨髓移植手术。“其实抽骨髓就像抽血一样,对人体没有任何的影响。”“我女儿最粘我了,每天都是不停地叫爸爸。”此时,周锦敏的声音略带沙哑。他别过脸说,“即便是家里人都反对,我都要把女儿的病治好。他们可以说放弃,我坚决不会放弃。”周锦敏说,等女儿做完这次的输血手术后,他就会立马去上班。记者何永华
温馨提示:
如果想帮助周锦敏的女儿,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她们:
电话:15218017200户名:周锦敏
工商银行账号:6212 2620 1001 2270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