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不了,没办法做,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丢垃圾、做饭、搞卫士、倒大小便、洗衣服、拿药都是小事情,我们能帮做的尽量做。”———张利萍
“两公婆很和睦也很坚强,两人都很有礼貌,是好人。柳应江也很勤快很节俭,周围好多人,包括他工厂的老板都说这人很踏实,好人应该有好报的。”———刘思启
“尤其是老板娘,每天笑呵呵的,人好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租户张姐
柳应江的苦难与幸福
36岁的柳应江和妻子汪春梅都是湖北宜昌人,夫妻俩2008年租住进张利萍的出租屋。2011年年底,由于要照顾在老家的女儿和年迈多病的父亲,汪春梅回到了老家,只剩下柳应江一人在东莞打工。
病魔突至半身不遂房东每日送饭
“你要不上405去敲门看看?”今年4月13日,张利萍已经有好几天没看到住405房的柳应江了,担心发生了什么事,她让丈夫刘思启上楼去敲门看看。刘思启正准备上楼时,看到一名自称是柳应江侄子的年轻人来找柳应江,两人一起上楼打开了405的房门,只见柳应江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他说自己身体腹部以下的地方已经完全失去知觉,找侄子来就是想让他送自己去医院。刘思启当即背起柳应江,三人一同赶往塘厦人民医院。经医院确诊,柳应江患上了急性脊髓炎,下半身失去自理能力,需要转到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由于负担不起高额的住院费,今年6月,柳应江提前出院,开始在家中吃药治疗,妻子也从老家赶来照顾。虽然还是不能行走,大小便也无法自理,但在妻子照顾下,柳应江病情开始逐渐好转。直到7月底,老家突然打来电话,汪春梅60岁的父亲突然病危入院,要汪春梅赶紧回家。在柳应江的苦劝之下,8月初,汪春梅独自返回老家。临行前,汪春梅拿出300元钱,找到张利萍,让她帮忙每天给柳应江送下饭。张利萍答应了她的请求,却退回了她的钱。
“他们家都这样了,我怎么可能还要他们的钱。”张利萍说,反正从那天开始,一日三餐他自己家吃什么柳应江就吃什么。后来得知柳应江喜欢喝猪肝汤,他们还会隔三岔五特意买点猪肝打汤。21号上午,张利萍记得汪春梅以前说过柳应江喜欢吃煎饺,又特意买了份煎饺,打上一碗粥一起拿上了楼。
身边好人一下多了邻居也来帮忙
20日下午,南都记者在张利萍的出租屋见到了一脸菜色的她。原来早上8点左右,她给柳应江送完早餐后,就去东莞市人民医院帮柳应江拿药,来回坐了4个小时的公交车,直到下午快2点才回到家。由于晕车,虽然到家已经三四个小时了,但她精神没有恢复过来。“他走不了,没办法做,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丢垃圾、做饭、搞卫士、倒大小便、洗衣服、拿药这些都是小事情,我们能帮做的尽量做。”
柳应江称,除了房东夫妻俩,这段时间周围的邻居也给他很多帮助。住在506房的大姐易述清,每个周末不上班的时候,都会到他家里帮他洗衣服、打扫卫生。住在对门的两夫妻晚上下班后,也常带着孩子过来陪他聊天解闷。担心他白天一个人在家里太闷,房东还专门给他带了一点手工,让他在家里做打发时间。生病辞工后,工厂的老板娘也特地让自己的弟弟到医院给他送结算的工资,还额外多给了他1000元钱。柳应江说,这次生病后,发现身边的好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不过因为自己麻烦了很多人,他心里有点内疚。
55家房客
都是三年以上老房客有的与房东共吃一锅饭
今年44岁的张利萍和48岁的刘思启都是江西萍乡人,2008年,夫妻俩承包下塘龙西路357号的三栋出租屋。刘思启告诉记者,3栋出租屋共有84间房,除了一手房东和他们自己住的2间房外,目前有55间房已经出租,还有三分之一的房间空着。
“每间房一个月的租金就100多元,除了去年的时候入住率高些,这一带的出租房一直不怎么景气,每个月交了租金给一手房东后,有时候还要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吃饭。”张利萍称,目前的55户房客基本都是住了3年以上的老房客,她不用看登记本都能记住每户租客的姓名。
“刚才下雨,你鞋子晒在阳台上我怕打湿了,帮你收到你门口放着了。”就在和记者聊天时,张利萍看见住在3楼的陈小姐下班回来,赶紧和她打了声招呼。记者还看到,在一楼走廊旁有一个灶台,这里是张利萍夫妇做饭的地方,此时正有一位穿着长裙的大姐正在做饭。
“那是小吴,也是个好人,她在帮我做饭。”张利萍说,小吴也是这里的租客,平时做饭和他们共用一个灶台。“有时候我们吃她的,有时候她吃我们的,大家不分什么,煤气用完了有时候她买有时候我们买,其实都差不多。”
来自四川的张姐今年41岁,她和丈夫住在出租屋的2楼已经快4年了,说起房东一家人,张姐也是满口称赞。“尤其是老板娘,每天笑呵呵的,人好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平时有什么事找她帮忙很好说话。住在这里房租什么的大家都是按期交,有时候手头困难晚几天老板娘也不会催你。很多人平时上下班见面都会打招呼,有时候大家还会凑在楼下聊聊天,不像现在大城市里住在高楼大厦里的人,别说楼上楼下了,就是左邻右舍姓什么都不知道,这里大家就跟一家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