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满语文老师误打数学老师?脸都抓花了!官方处罚来了

体育   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天下  2021-12-07 13:01:19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条让人十分错愕的新闻——家长对语文老师不满误打数学老师。

  陕西渭南华阴市罗敷镇台头小学一位姓徐的家长因不满语文老师对其女儿的教育方式,跑到台头小学找她理论。

  恰好该语文老师不在,旁边的数学老师出于责任心上前了解情况。

  万万没想到,这位家长看到有人来二话不说就上前殴打,导致数学老师脸部受伤。

  后来警方赶到现场进行调查,最终决定对徐家长予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该事情一经报道,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不禁让我们怀疑:现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到底是怎么了?

  “我就要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可能是很多家长有过的想法。

  而江苏有这样一位家长说到要退出的原因是,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让家长承担了老师的工作。

  不少家长都有共鸣,感叹道,“终于有人说了自己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我每天下班回来两个小孩轮流辅导,完事了还要上交作业,完成的不好还要挨老师训说家长没用心,我特么的每天工作回来累成狗了,每天哪有那么多时间精力辅导孩子批改作业?”

  一个水果摊的大哥直接发视频全网呼吁让老师把作业写在黑板上,不要直接发在家长群。

  大哥说自己六点就要出摊很晚才回家,孩子根本不知道作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孩子买了手机,但是孩子小又没自制力,买了手机只知道玩。

  还有家长在家长会上崩溃大哭,原因是自己经常不回消息,在老师善意提醒后,感到工作生活都太难了——“我加班、开会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我每天最怕收到家长群的消息,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被点名了,更是要琢磨着怎么回信息。”

  家长为此倍感压力的同时,老师的压力也同样不小。

  手机每天都在滴滴滴,在群里发布一个通知,就会有一群家长跟帖,分分钟刷屏。

  重要的通知被顶上去了,担心有的家长没看到,只能一遍遍的重新发送,保证消息通知到位。

  “老师的工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轻松”,网上一位小学教师晒出自己“披星戴月”的作息表,希望大家理解老师的难处。

  每个家长都关注自己的孩子,问题一个接一个。有的家长在群里反映问题,群里有其他家长在,一个问题无论是非无论大小,在群聊的环境下就容易被放大。

  老师但凡回应得不完美,就会招来各方家长的质疑。

  一个学生家长想要换班级,学校和他想换过去的那个班班主任都不同意,原班级的班主任自然也只能拒绝他,但是这位家长却直接在群内诋毁、诅咒这位老师。

  说到家长群,还有一个“千古难题”:家长群里都在吹捧老师,我要不要跟风?

  大批家长大吐苦水,说自己每天看这些信息都要看“吐了”,这辈子对自己爸妈都没有这么费劲心思地夸过。

  但实际上很多“被迫捧高”的老师表示很不喜欢这样。

  “下班回到家看群里都在艾特我,我有一种被网络通缉的感觉”,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真的很尴尬。

  家长群的建立,让家校关系中的脆弱一面全然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前段时间,河南驻马店一个小学老师把学生默写古诗和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引发个别学生和家长不满。

  家长声称要老师登门道歉,否则就把她告到教体局,老师则很惶恐地想要辞职。

  其实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可以理解,老师为了激励孩子们更加上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好。

  明明应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的盟友,却偏偏成为了背道而驰的“敌人”。

  而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

  而有这样一位家长的做法被称为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值得大家参考。

  一位妈妈收到老师发的成绩单后,发现没有自己孩子的成绩。

  老师回答说,因为这次考试其他孩子的成绩都不好,只有他除了作文其他题目都没扣分,怀疑他是从其他途径知道了答案,成绩虚假。

  孩子爸爸知道后讲了这样一段话:

  “孩子平时一直拖后腿,这突然成绩上来了老师不相信了……孩子要是没抄,就得让老师承认成绩,要给孩子点信心。如果孩子真抄了,就狠狠打一回,要不然他老有这个小心眼。”

  这对夫妻还互相叮嘱:一会孩子回来后千万不能说他是抄的,打击他自尊心。

  孩子回来后,夫妻二人非常平和地和孩子说了这件事,让孩子重新回答了一遍选择题。

  确定孩子没抄后,这对父母又迎来了一个难题:该怎么和老师说这件事呢?

  “不能说老师个‘不’字,得让老师听着舒服。”

  这个爸爸经过反复斟酌,跟老师说明了情况。

  首先表明自己再三核实过,孩子确实没有抄,又分析了孩子成绩提高的原因,孩子周末一直在复习,自己也给孩子进行家庭考试。

  随后,夫妻二人让孩子自己也和老师说明了情况,礼貌又坚定地说:老师您好,这张卷子确实是我自己做的……

  看完之后我也感慨,这对父母处理得真好!

  既没有妄下定论,平白冤枉了孩子,也理解老师这种“疑惑”,照顾到了老师的脸面。

  相比于在家长群公开对峙,这样私下里的沟通非常的有理有据,有进有退。

  这若是图一时争口气,在家长群里“挑事”,最后终极吃亏受罪的是谁,想想就知道了。

  究其根本,家长的理智最终成全的并不是老师的“权威”,而是孩子的底气!

  总的来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大都来源于对孩子的关心,不同的身份导致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想要形成良好的家校关系,需要老师和家长相辅相成,相互理解,平等沟通。再优秀的老师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再聪慧的家长也需要老师的成全。

  不论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核心都是孩子,一样有一颗渴望孩子成才的心。

  而家校之间最好的关系可能就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劲往一处使,才是真正让孩子受益。

  有人说,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

  不过别忘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不仅是两个成年群体的斗争,我们最终能让孩子受伤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