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华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三点强调
昨日,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座谈会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专场召开,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专家学者代表对于我市《建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推动《建议》的制定更加符合
东莞实际、着眼
东莞未来。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打开视野,拓宽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根据东莞实际进行吸收,提高《建议》质量。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科主持会议。
市委连开两专场听意见
市委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将专题研究并审议《建议》。
为加快研究关于我市“十三五”的《建议》,市委决定召开三场座谈会,分别是镇街(园区)和村(社区)书记、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三个专场。9月22日召开了第一场座谈会。昨日,市委接连召开第二场、第三场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专家学者代表对于我市《建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专场会上,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所欲言,对《建议》提出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重点任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徐建华、袁宝成等边听边记,并不时主动与大家互动交流。徐建华要求起草小组要把大家提出的好意见融入到《建议》中去,提高《建议》的质量。
积极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
对接下来“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徐建华强调了三点意见: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理清发展思路。要认真学习中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十三五”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中央对未来发展形势的判断,深化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常态”的认识,立足新趋势、紧抓新机遇,明确发展路径。要认真研究省委的《建议》,把握我省接下来的重点部署、重点任务,明晰省委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和主攻方向。尤其对涉及东莞的工作要及早谋划,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在我市《建议》中重点部署,确保我市在未来发展格局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二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借鉴发展经验。制定我市《建议》不能闭门造车,要打开视野,拓宽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掌握兄弟城市的最新发展态势、谋划布局和工作重点。尤其要重点关注杭州、宁波、佛山等与东莞发展水平邻近、在相关领域走在前列的先进城市,对相关城市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弥补发展短板。要深入研究外省市谋划“十三五”的思路,对于好的举措、好的观点、好的提法,要根据东莞实际进行吸收,提高《建议》质量。
三要进一步集思广益,汇聚发展力量。“十三五”规划关系东莞长远发展,更关系基层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建议》要广泛听取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意见,确保《建议》充分反映诉求、满足需要。
■座谈焦点
关键词1:城市化
组团式发展契合东莞实际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不设县的制造业城市,东莞的城市化紧跟着工业化进程,东莞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城市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民盟市委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朱伍坤首先发言,他十分赞成东莞走组团式发展的路子,认为东莞未来的城市化道路关键在于做好组团发展的文章。
致公党市委会副主委、市中院副院长陈树良也指出,此前东莞的城市化是镇街各自发展,缺乏规划和统筹,《建议》提出以经济区的概念统筹发展,形成一中心四组团的城市格局,完全契合东莞实际。
关键词2:产业升级
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
东莞如何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陈树良说,制造业是东莞最大的优势,“十三五”东莞应该不断强化制造业,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民进市委会主委、市统计局局长梁佳沂建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尤其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纳入到“十三五”中。他还建议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形成内资和外资更为合理的结构。
关键词3:人才
加大对外来人口的研究力度
近年来,东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吸引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十三五”如何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此,梁佳沂指出,东莞现有人力资源结构还不足以支撑东莞的高水平崛起。他说,东莞是一个移民城市,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最大的特点是充满活力,优势发挥得好,将对东莞城市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建议加大对外来人口的研究力度。
如何增强东莞对人才的吸引力,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市政协办公室调研员赫喜华提出,教育是当前制约人才落户东莞的一大因素,东莞应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通过良好的教育吸引人才,并使他们留在东莞。
■专家观点
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东莞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在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上走在前列。
去年10月,首届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在东莞成功举办,共吸引了42个国家和地区的1015家企业参展,达成各类签约项目451个,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
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中,东莞应该努力建成“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东莞建设“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正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那就是中俄贸易产业园的建设,中俄贸易产业园将成为东莞建设“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东莞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与内涵。
东莞要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广东自贸区,打造一个类自贸区,形成一个自贸区拓展区,达到“不是自贸区,胜似自贸区”的效果。建议东莞发挥台资企业集中的优势,积极对接海西,谋求更大发展。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鲁云
进一步加快莞深一体化
在“十三五”中,东莞如何进一步处理好与深圳的关系?东莞和深圳本身就是一体的,且几乎是同一时期接触国际市场,东莞和深圳在产业上的合作十分密切,接下来要进一步拓展和加深莞深合作内涵与深度,进一步加快莞深一体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博士、主任研究员胡振宇
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
相比国内其他先进城市,东莞对人才的吸引明显不足,希望在“十三五”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当前,国内城市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比如苏州和深圳,对本科生、硕士生等采取住房补贴的形式,引进人才入户并留在当地。东莞也应该积极参考学习苏州和深圳经验,尤其是在顶层设计要重点考虑。
——东莞市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来源:东莞电视台)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