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赴麻涌督导市内扶贫工作。他提出,要用主体功能区概念去统筹帮扶工作,让群众真正受惠于帮扶措施和改革发展成果。
帮助增加集体收入数百万
东莞市妇联对口“双到”帮扶麻涌镇麻三村。麻三村位于镇旧商业中心区,面积3.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99人,外来人口1926人。该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厂房及物业租金、地租和土地管理费等。截至今年8月,该村村组两级集体总收入581万元,纯收入339万元。市妇联结对帮扶的1户有正常劳动能力低保户已于2013年底脱贫。
2013年起,麻三村充分利用市里帮扶政策,破解土地资源匮乏、用地指标紧缺等瓶颈。如实行耕地统筹后,土地租金从每年每亩800—1000元增加至1500元。该村还兴建三座高层商业楼宇,预计年收益增加约250万元。同时,充分利用麻涌镇华阳湖建设机遇,通过出租土地、盘活资源、“三旧”改造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数百万元。
今年前八月,麻涌镇6个欠发达村组两级总资产同比增加1.41亿元,增幅为18.75%,村集体纯收入有所增加。
用主体功能区概念统筹帮扶
徐建华表示,麻三村的干部群众要乘势而上,进一步抢抓水乡发展机遇,积极谋划集体经济发展,努力拓宽增收渠道,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今年是扶贫村,希望明年变成富裕村。”
徐建华说,扶贫“双到”,就是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市有关部门要仔细分析研究被帮扶村的人口结构,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每户都有扶贫计划。
徐建华听取了麻涌镇和各对口帮扶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他说,今年是本轮市内扶贫工作的收官之年,全市一定要圆满地完成这一轮帮扶的各项任务,给欠发达镇村的干部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徐建华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市内的对口帮扶工作,在圆满完成这轮帮扶任务的同时,要结合新的发展问题,特别是结合“十三五”规划,启动制定新的帮扶规划,研究新的帮扶内涵,确定新的帮扶目标。
他要求,对口帮扶工作要实现精准帮扶,实现一村一策,一户一规划,不断创新帮扶机制,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提升帮扶工作的统筹层次,用主体功能区概念去统筹帮扶工作,让群众真正受惠于帮扶措施和改革发展成果。
■相关
镇港扶贫
统筹资本入股优质项目
15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率队督导沙田镇虎门港市内扶贫工作。镇港通过盘活优化集体资产,着力做好做优物业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和投资型经济,加快当地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
镇港纳入本轮市内扶贫的欠发达村共有中围、大流、先锋、西大坦4个村,有正常劳动能力或弱劳动力的低保户共28户,其中14户由沙田镇结对帮扶,另外14户由市直单位帮扶。
“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8月份,4个欠发达村村组两级经营性纯收入为2297万元,同比增长33.16%;28户低保户中已有22户达到脱贫标准,市直部门结对帮扶和镇港结对帮扶各占11户。”沙田镇镇长、虎门港管委会主任詹志斌说。
镇港鼓励欠发达村利用市扶贫贴息贷款、优质项目补助资金以及土地基金等多种资金来源,参资入股优质项目,进一步提升欠发达村“造血”功能。如扶贫村参资入股丽海一期、丽海二期工业园、源礼灯饰等一批优质项目,今年上半年,4个欠发达村共获得364.4万元分红收入;以共同开发的模式,安排本轮4个欠发达村和上轮已脱贫的2个村共6个村与虎门港国际物流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虎门港通盈仓储项目预计将可保障实现投资额10%的收益。目前,项目正在开发建设中。
此外,镇港还协助本轮4个欠发达村和上轮已脱贫的2个村向市申请入股从莞高速项目资金补助,与莞高速项目签订了入股合同,预计可为6个村每年增收约279万元。(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