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讯网:昨日,东莞市政府网站公布《2014年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点》(以下简称《重点》)。东莞要求,2013年底已经公开“三公”经费预算信息的65个部门,要在公布2014年预算信息的同时,同步公开2013年财政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信息。东莞还将整合现有的各类非紧急类服务热线,建立统一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集中受理政务服务咨询、消费维权申诉、经济违法举报、行政效能投诉等。
“三公”经费决算将公开
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是《重点》明确要求信息公开的领域。
东莞要求,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涉密或敏感部门除外)要在今年6月底前公开2014年部门预算信息和“三公”经费预算信息。2013年底已经公开“三公”经费预算信息的65个部门,要在公布2014年预算信息的同时,同步公开2013年财政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信息。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涉密或敏感部门除外)要适时公开本部门决算信息。《重点》还要求全面公开镇街财政预决算信息。各镇街要在政府网站上主动公开本镇街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内容要真实,数据要准确。
东莞提出,各镇街、各部门要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积极推进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以及群体性或突发性事件信息公开。今年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和收费、征地拆迁等民生热点信息公开。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教育、医疗、计生、供水、供电、供气、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此外,东莞还将及时更新本部门行政执法职权和依据,并依法公开行使行政执法职权产生的政府信息。同时,进一步推动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实行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在公共资源配置、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决策和实施程序也将完善,提高公共决策透明度。
新媒体信息发布列入《重点》
根据《重点》,东莞将按照“统一受理、按职分办、限时答复、督查反馈、汇总分析”的思路,优化整合全市现有的各类非紧急类服务热线,建立统一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集中受理政务服务咨询、消费维权申诉、经济违法举报、行政效能投诉等。
《重点》提出,要增强政务微博、微信新媒体信息发布和回应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明确要求各镇街、各部门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尤其是涉及公众关切的重大公共事件和政策规定方面的信息。
今年东莞将完善市网上办事大厅政务公开栏目,实现与各镇街、各部门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在重要政策规定出台和重点工作部署后,要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发布解读信息。此外,要通过领导信箱、网上信访大厅、手机信访、阳光热线、公众问答、网络调查等多种渠道,接受市民建言献策和反映诉求。
东莞还将升级改造市网上依申请公开平台,增加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系统,便于掌握全市信息公开情况。
新闻发布会成“规定动作”
《重点》提出,要主动公开政府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决策部署、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重要动态信息。同时,要建立专家解读机制,组建政策解读专家队伍。
东莞将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发布协调、保密审查、社会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对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重点》对新闻发布机制也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建立重要政府信息及热点问题定期有序发布机制。各镇街、各部门要主动开展新闻发布活动,增加自主发布频次,特别是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镇街和职能部门,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
政务信息公开将开展电子监察,每季度向社会公布监察结果。今年11月底前,东莞将开展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向全市通报考核结果。
东莞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应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内容要具体,数据要真实,形式要图文并茂,公开情况要及时报送市行政服务管理办。对未依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镇街和部门,市政府将进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