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数字显示,东莞全市有250多所民办中小学,在校生高达53.8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六成,专任教师达21000多人。
但是,近九成的民办学校都是以招收流动人口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学校。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办学设备相对简单,条件比较简陋,收费也比较低廉。据调查了解,学校受办学成本所限,这些学校教师的月收入大多在1300至2800元之间,年薪也大多在2万-3万元,与公办学校以及少数收费高端民校相比差距相当大,甚至不如一些工厂的普工。
民办学校教师收入低,导致民办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到这些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东莞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和东莞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民进市委会建议,为鼓励民办中小学教师在同一所学校长期安心任教乐教,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市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可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3〕27号)第十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民办学校教师发放从教津贴”的规定,同时借鉴深圳市做法,建议市财政设立民办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津贴专项资金,制定民办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实施办法,对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且长期在我市民办中小学从教的教师,按从教年限的长短发给不同等次的从教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