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军文 东莞时报记者 谢匡时 摄
2014年,预计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1052.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今年东莞的可支配财力为707.7亿元,市财政预算支出694.6亿元,其中镇街分成支出324.2亿元,市本级安排支出319.2亿元。在市本级安排支出中,民生投入仍然是今年重点,安排用于教育、社保、卫生、基本建设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共237.4亿元,比2013年增加7.7亿元,占市本级安排支出的比例约为75%。
昨日上午,在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财政报告》)正式出炉。市财政局局长罗军文向本报记者详解了报告内容。
关键词:财政收入 预计2014年财政收入增长8%
报告摘要:2013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增长14.8%。2014年,预计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1052.3亿元,比上年增收78.1亿元,增长8%;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
报告解读: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较快,主要是得益于我市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9.7%,有效带动了各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增幅达到18.7%,作为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对我市收入贡献最大,与之相关的增值税收入增收15亿元,增幅达到17%。2013年,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14.8%,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收入增速在珠三角七市中排名第四,高于广州、佛山和中山市。
此外,我市税收收入结构相对均衡,目前,我市制造业占我市税收收入的比例约为45%,房地产约25%,其他行业占30%,税收收入结构相对均衡。
关键词:扶持实体经济
我市安排97亿扶持实体经济
报告摘要:2014年,安排“科技东莞”专项资金20亿元;安排“人才东莞”专项资金10亿元;安排“文化东莞”专项资金10亿元;落实企业减负各项政策,积极推进“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
报告解读:实体经济是立市之本。市政府1号文50条措施涉及国家、省、市三级年度扶持资金和减负资金达101.8亿元,实实在在安排资金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其中我市扶持资金97亿元,包括:科技东莞、文化东莞、人才东莞专项资金共40亿元,水乡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相关专项资金6亿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社保减负14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负8.8亿元、基层减负补贴16.5亿元(切块5%),职业教育经费支出11.2亿元,“营改增”试点改革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5000万元。
接下来还将创新扶持方式,比如成立引导政府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政府出资,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注入,使基金获得更大资金量来扶持实体经济。目前东莞有中科中广股权投资基金和东莞红土创业投资两大财政出资的基金,这两只基金的股东还包括了东莞本地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如鸿发集团、日之泉集团、中天集团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