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积分制”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之首

民生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10-10 08:24   热门评论

 

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东莞“积分制”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之首

  昨日,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东莞《创新推广积分制管理 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以综合得分第一名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最佳案例,《小区“微治理” 基层新变化》获评优秀案例。据悉,东莞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的地区。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人民网副总裁罗华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市委副书记、市社工委主任姚康参加颁奖典礼并率先作交流发言。

  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产生10佳案例

  本系列活动由人民网主办,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协办,从全国各地申报的案例中筛选出93个案例予以公布,接受网友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东莞市申报的《创新推广积分制管理 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等10个案例获评最佳案例,另有20个案例获评优秀案例。

  该活动旨在发现各地创新社会治理先进典型,研究和探索省、市、县社会治理创新规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总结和弘扬社会治理的典型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等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希望受表彰单位再接再厉,努力探索更多更好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

  东莞社会治理全面导入“积分制”

  在经验交流会上,姚康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率先发言。近年来,东莞在公共服务领域,构建“同城共享”积分管理体系。在社会管理领域,建立风险预警量化机制。在社会信用领域,实施诚信积分管理制度。在居民自治领域,建立文明行为积分卡。在志愿服务领域,建立服务积分互换制度。

  近年来,东莞初步形成了“以贡献赢得积分,按积分享受服务”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2009年以来,累计提供13.6万个积分制入学学位。在积分制管理等基层治理创新举措的带动下,2014年刑事案件破案数上升11.8%,涉及30人以上劳资突发事件、欠薪逃匿和劳资信访案件分别下降58.7%、73.2%和50%,医闹事件下降38%。涌现出698名“东莞好人”和一大批社区好人,逐步形成“好人接力”、“好人森林”的生动局面。

  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市社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将按照争当全省社会建设排头兵的要求,紧扣基层实际和群众愿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做实“积分制”管理总结推广工作,努力形成东莞治理和东莞制造齐飞的良好局面。

  【解密最佳案例】

  务实推进成就东莞“积分制”

  全国筛选、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东莞“积分制”何以脱颖而?有哪些特色和创新之处呢?人民网评价东莞积分制管理具有“三大特色”,是一种务实管用的管理手段,应用性很广、生命力很强。

  一是领导研究深入。东莞能够创新推广积分制管理,与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尤其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他潜心研究积分制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经常与班子成员分享湖北、江苏、湖南等地的最新经验,会商“积分制”可适用的领域及制度分界,还多次实地调研指导,使得很多实践探索能够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二是运用更加广泛。东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紧扣基层实际和群众愿望,积极探索将其导入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和重点环节。实践证明,积分制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居民自治、社会信用、志愿服务等领域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三是推广更加务实。东莞在推广中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积分制是基层治理的基本方法,但不可能“包打天下”。因此,在市一级层面不提过高要求、不建大一统体系和标准,大力鼓励基层和部门因地制宜、自主创新,灵活运用积分制管理手段,使得“积分制”更接地气、更有效果。

  【最佳案例剖析】

  东莞五大领域创新引入“积分制”

  关键词:公共服务

  举措:东莞建立“同城共享”积分体系。推行积分制入户、积分制入学、“积分优才卡”和居家养老服务积分制等,让异地务工人员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生共71.8万,占全市的80.29%。2009年以来累计提供13.6万个积分制入学学位,得到异地务工人员的普遍认可与广泛支持。

  关键词:社会管理

  举措:形成风险预警积分机制。建立社会组织“绿、黄、红”三级预警机制、异地商会积分制管理、劳资矛盾风险积分预警体系、镇街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年度考核积分工作台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绩效积分考核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

  成效:2014年刑事案件破案数上升11.8%,涉及30人以上劳资突发事件、欠薪逃匿和劳资信访案件分别下降58.7%、73.2%和50%,医闹事件下降38%。

  关键词:居民自治

  举措:建立群众认可的文明行为积分体系,将群众公认的文明行为和普遍反映的不文明行为纳入具体考核内容,构建正向逆向指标,设立“文明行为积分卡”,建立个人文明行为记录档案。

  成效:350万名社区居民积极参加样板社区创建活动。

  关键词:社会信用

  举措:建立诚信积分奖惩机制。逐步建立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积分信用联动奖惩机制,提高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切实对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的信用情况进行分类积分管理。

  成效:2011年以来,社会组织增加3800多家,近38万个市场主体参与诚信企业创建活动。

  关键词:志愿服务

  举措:建立服务积分互换制度。志愿者可利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必需品等实物,互换儿童接送、居家养老等自身需要的服务,以及获得志愿者 “星级评定”和荣誉表彰等精神激励。

  成效:2011年以来累计涌现出698名“东莞好人”和一大批行业杰出人物以及社区好人,其中今年有6名入选“中国好人”,有3名入选“广东好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优秀案例剖析】

  小区“微治理”:收集居民“微心愿”3300个 综合服务站提供49项服务

  关键词:“微心愿”

  通过在需求征集上做加法、在需求论证上做减法和在需求满足上做乘法等方式,切实找准群众诉求的交汇点和社区矛盾的聚焦点。全市各创建小区累计收集居民群众“微心愿”3300多个。

  关键词:“微平台”

  设立规范统一的综合服务站,梳理提出49项公共服务项目参考清单,着力搭建居民参事议事平台,深入开展基层自治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志愿服务”思维,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关键词:“微组织”

  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选举成立居民小组或居委会派人驻点服务。组建了“快乐阿姨”舞蹈队、“夕阳红”艺术团等草根性组织近200家,成立了“党旗飘扬”党员志愿服务队、“信义帮客”、“家缘”等志愿服务组织40多家,使居民有更多联系纽带。

  关键词:“微机制”

  探索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捐一点、社会筹一点、居民出一点”的方式。其中,市财政投入400万元,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创建成效明显的前5个创建单位进行奖励。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记者 张安定)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备案号: 粤ICP备13054447号
法律顾问:李小军律师 电话:13326865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