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发现更多登革热感染病例不可避免

民生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09-28 09:05   热门评论

  市疾控中心:发现更多登革热感染病例不可避免
 
  东莞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东莞市疾控中心分析认为,近期东莞发现更多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将不可避免。
 
  为此,9月25日,东莞召开全市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动员防止疫情暴发。截至9月24日,今年东莞市共报告8例登革热病例,尤其是9月19日~23日,几乎每天1例。
 
  目前共报告8例登革热病例
 
  在会议上,市疾控中心主任张巧利通报了疫情。她介绍说,截至9月24日,今年东莞市共报告8例登革热病例,其中,5例本土感染病例(东城2例、石碣、石排和中堂各1例),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樟木头、长安和石龙各1例),输入地分别为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对比往年,东莞本地感染病例来得早,并涉及多个镇街。
 
  根据疫情,市疾控中心认为,近期东莞发现更多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将不可避免,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风险很大。目前东莞疫情面临的影响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周边地区疫情、本地蚊媒密度、天气状况和隐性感染者等。
 
  从市疾控中心每月对镇街开展布雷图指数抽查来看,高风险区镇街占调查镇街的比例都不少。如8月份最高占78%,7月份最低占21%。这说明,东莞的蚊媒密度控制效果总体来讲不理想。
 
  出境游感染登革热可能性大
 
  登革热疫情防控措施至关重要。在会议上,卫生部门对全市的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
 
  近期东莞降水增多、气温增高,有利于蚊媒孳生。登革热存在隐性感染者和大量的轻症患者,不利于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因此,“要落实四方责任,守土有责,切实降低蚊媒密度”,东莞市卫计局局长金行中要求,镇街、部门、单位和个人在防控中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灭蚊重点难点区域,各镇街和园区每周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出现登革热病例的镇街要增加灭蚊的频次和范围,并发动群众清理积水,做到不留死角。
 
  十一期间,东莞市民前往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疫情较为严重的周边国家探亲访友人员将进一步增多,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病例风险极大。金行中说,旅游部门在十一假期之前要组织旅行社对带队前往南美、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区的导游开展培训。疾控中心专家将重点告知防护措施。如学校、城建等部门也要落实环境卫生和灭蚊防蚊工作。
 
  面对日趋严峻的疫情形势,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则在会议上表示,全市要众心协力抗击疫情,抓紧开展防蚊灭蚊工作,坚决做到布置早、防控快、措施实、效果好。
 
  “十一即将来临,要继续抓紧统一开展灭蚊行动,采取专业人员防控与家家户户动员相结合、室内翻盆倒罐与公共区域普遍消杀相结合,彻底清除卫生死角,降低蚊媒密度。”她建议,东莞需要学习广州、潮州的做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防控。
 
  喻丽君对药品的配送、镇街的联防机制作出了要求。她说,从本月30日起,全市将组成17个小组到所有镇街进行督导。按照要求,没有发生病例的镇街要将布雷图指数降低到10,并保持到11月份;已发生病例的镇街则需将布雷图指数降低到5,以防止疫情扩散。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登革热病毒只可以通过蚊叮传播,并不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主要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绝大多数病人病情较轻,但有极少数病人病情危重可能会危及生命。一般每年的7~11月是东莞市登革热高发期。目前,巴西、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的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
 
  ●防蚊灭蚊是最有效预防办法
 
  由于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做好防蚊、灭蚊、消灭蚊虫孳生地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最重要的办法。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市民平时要注意环境整洁,保持环境卫生;居室安装防蚊纱窗;睡觉时要挂蚊帐;经常清理室内外的积水容器,倾倒里面的积水;家中的水生植物每隔3~5天换一次水,并注意洗净植物的根部;到野外活动时,要穿浅色的长袖衣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
 
  ●双节期间外出旅游需注意预防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由于目前巴西、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地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请在中秋和十一假期到访以上地区的旅客,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驱蚊剂、穿长袖浅色衣服等;回莞后,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在发病前外出旅游的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诊断。
 
  如果市民在登革热预防方面有疑问,可以拨打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热线:22625392。(记者 汪万里)(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备案号: 粤ICP备13054447号
法律顾问:李小军律师 电话:13326865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