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难点在于如何打造脱贫长效机制

民生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09-17 08:05   热门评论
 
图为种植示范基地项目
 
  扶贫工作难点在于如何打造脱贫长效机制
 
  扶贫工作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打造脱贫的长效机制,通过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实现扶贫治标又治本的长远目的,避免落入“工作组一走,贫困又回来”的局面。较早前,揭阳市委书记严植婵感谢东莞对口帮扶的同时,也希望扶贫工作组能着力培育村集体增收,和农户脱贫的内生长效机制,同时促进莞揭各级各层面的广泛交流合作。可喜的是,东莞扶贫工作组根据揭阳市委对驻市工作组的要求和协助,通过注资基建,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强化党建,内生互助,机制保障等六项脱贫举措,实现贫困村落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东莞扶贫工作组对受助的揭阳多个重点贫困村,开展了一系列莞揭“双到”特色帮扶模式,以实现“双到”的实效和长效。受访的揭阳当地贫困村干部纷纷表示,东莞对口扶贫工作深入长效,哪怕工作组撤离,他们也有信心在当前基础上脱贫致富。
 
  基层党建发挥党员带动示范效应
 
  据揭阳市委副秘书长、东莞市扶贫开发“双到”驻揭阳市工作组组长介陈智武介绍,为了发挥驻村干部和村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基层治理,驻揭工作组以“三农三化”为扶贫治理基础,着力实施党建帮扶,以推动党员带动示范效应,取得明显成效。
 
  其中,东莞石龙镇7个村与普宁3个贫困村建立共建关系,给予每村1万元共建款,联合开展党建活动,通过修建村委办公楼,改变过去许多贫困村干部在家里办公的模式。石龙镇还组织普宁云落镇以及其它帮扶贫困村的两委干部,到石龙镇进行参观学习、走访交流,进一步提振信心,共促发展。
 
  东莞扶贫工作组统计显示:在这一轮的“双到”扶贫中,各帮扶镇(街)累计投入864.14万元,完成村委会办公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29宗。
 
  其中,万江街道出资100万元在揭西县大溪镇星光村、大岭埔村,石龙镇出资49万元在普宁市云落镇湖寨村,麻涌镇出资63.5万元在惠来县靖海镇后王村新建办公综合楼,综合办公楼在日常办公之外,还承担着村民服务、老人活动、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双到”展示等功能。
 
  东莞相关镇(街)还促成揭阳35个受帮扶村党组织,与东莞34个优秀村党组织结对共建,35个受帮扶党组织,收到东莞结对村居党组织提供的党建帮扶资金162.6万元,双方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结对交流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其中21个村的党组织成员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如石排镇帮扶的揭西县良田乡嶂上村支部书记刘兰花,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茶山镇帮扶的揭西县棉湖镇甲埔村支部委员王俊川,则组织“田间课堂”带动农民学习种植技术,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实现扶贫成果持久长效,扶贫工作组借助东莞各镇(街)审计和会计部门的指引,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进行内部审查监督,规范资金划拨流程管理。各驻村工作组还支持当地完善村务、党务公开,落实“双到”工作事务的公开制度。获得贫困村村民的广泛好评。
 
  2015年3月30日,东莞扶贫工作发布实施《关于促进莞揭协同创新,建立完善“三农三化”内生帮扶和长效机制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协同当地进一步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基础促进农民的组织化,结合和当地的资源和东莞的优势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依靠和发展当地的自我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层治理、对外联动的内生化。
 
  东莞扶贫开发“双到”驻揭工作组组长陈智武认为,组织化是我党农村工作的宝贵经验,在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内生化”是做好脱贫工作的基础。
 
  事实上,东莞对口帮扶的多条贫困村,皆存在着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本村人口多为老年人和儿童,农业碎片化和低效化的弱点。驻村工作组与当地村两委合作,统筹集体土地,引进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和专业的农作技术,同时利用东莞广大的市场,逐步为当地建立了多样的产业基地。
 
  “通过这种方式,农民不仅有自家的农地可以耕作,还能通过合作社在基地实现就业,并能把在基地学到的先进技术,用在自家的地里,”据东莞扶贫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种框架下,茶山镇驻村小组协助三条对口帮扶村,先后组建了揭西县茶甲种植专业合作社、揭西县顺境种植专业合作社、揭西县同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动社员153名,拓展合作社的业态,利用合作社平台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其中。(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备案号: 粤ICP备13054447号
法律顾问:李小军律师 电话:13326865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