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明上居小区是全市样板社区,图为小区居民在接受志愿者服务(资料图 郑琳东 摄)
昨日下午,全市深化样板社区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大朗镇召开。市委副书记、市社工委主任姚康要求,要在去年新建楼盘样板创建的基础上,将创建范围拓展至行政村(社区)下所有人口聚居区,切实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创建质量,为全面落实基层治理综合改革“莞版30条”作出更大贡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社工委副主任邓志广,副市长、市社工委副主任喻丽君,市委秘书长、市社工委副主任黄少文等出席,市社工委系统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大朗、凤岗、长安三镇就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大朗镇搭建“零距离”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平台,凤岗镇打造“邻里情·幸福里”、“家长大学”等以“家”为核心的志愿服务品牌,长安镇组建“信义帮客”志愿服务总队等做法特色鲜明,为深化样板社区创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探索小区“微治理”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邓志广对创建样板社区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针对我市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楼盘小区1500多个、常住居民超过310万人等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下移工作重心,部署开展了样板社区创建工作。市社工委等部门和各镇街分工协作、积极探索,树立了大朗明上居等7个市级样板社区,“小区微治理、基层新变化”的创建经验在省内外得到推广。
样板社区创建中,东莞坚持推动创建小区以“微心愿”为基础,找准小区治理切口;以“微平台”为载体,创新综合服务模式;以“微组织”为纽带,构建一核多元体系;以“微机制”为支撑,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初步探索出以小区“微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各创建小区收集居民“微心愿”3300多个,成立草根性社会组织近200家,普遍搭建了综合服务站、居民议事厅、网络家园等公共平台,业委会当家、活动资金众筹、社工专业化服务、志愿服务积分激励等一系列创新机制开始运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
姚康指出,深化样板社区创建工作,是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创新不停步、契合基层社会服务需求不懈怠、确保基层安定有序不松劲的内在需要。他要求,市级样板社区的创建经验要尽快推广到其他新建楼盘小区,部署开展出租屋和流动人口密集区、工厂生活小区、农村社区、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等不同类型聚居区的样板创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总结提炼特色做法,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
一要明确阶段任务。按照基层治理综合改革的任务要求,力争用三年左右,使全市所有生活聚居区做到“党建有力、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文明祥和”;
二要完善治理方式。要广泛探索“法、理、情”有机融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补位的工作载体。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开展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以社区协商民主为重点,引导居民理性参与社区治理;以居民互助为起点,开展充满邻里感情的社区志愿服务;
三要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密集区、工厂生活区、农村社区、拆迁安置小区等不同类型聚居区创建工作的领导,加强对社区民主协商、社区互助服务等不同工作事项的指导,加强对小区业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物业服务公司、广大居民等不同参与主体的引导;
四要健全长效机制。要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规范,不断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公共服务供给、社区民主协商、“社工+志愿者”联动、社区综治维稳等制度,逐步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