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老龄办了解到,现行《东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将修订,目前修订稿已经出炉,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新版的优待办法相较于老版有了不少改动,由11条增加至24条,在新增内容的同时,有些条款也被删除,其中较为引人关注的是,老版第五条第七项规定的“老年人在市、镇属医院看病免除挂号费”在新版中不再保留。这意味着修订稿在征求意见后,若没有不同意见,东莞老年人将不再享受看病免挂号费的优待。
新版老年人优待办法可去市法制局网站查看,市民若对其有意见,可在本月21日前向市法制局提出。
每年10月定为敬老月
修订后的老年人优待办法涉及交通、居住、学习、医疗、保险等多个方面,包含了强制性要求和鼓励提倡为老年人提供的优待措施。
与现行办法相比,新增了10条,修改了14条。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修订中对原来的优待内容进行了整理、充实和优化,加强了各级涉老部门对优待职能单位的监督力度,增加了优待职能单位要张贴敬老优待标识、公布优待项目和内容等责任。
在新增内容中,较为重要的一条是将每年10月定为东莞敬老月,而在敬老月期间,市、镇(街、园区)、村(社区)应当积极组织敬老慰问活动及组织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
原东莞市户籍老年人优待凭证为“东莞市敬老乘车卡”,认为这一名称过于突出乘车优待功能,以至于该凭证在其他城市有不被认可的现象,修订稿中将其更名为“东莞市敬老优待卡”。
看病或不能再免挂号费
在增加内容的同时,原先老年人能够享受的一些优惠也拟在本次修订中被删除。
例如,现行老年人优待办法的第五条第七款规定,老年人在市、镇属医院免收普通挂号费及贫困老年人家庭病床出诊费,但在新版老年人优待办法中,这一优惠有所改变,仅保留了“在市、镇公立医院就医,免收家庭病床出诊费”的规定。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东莞医疗改革,东莞部分医院不愿再执行挂号费用减免政策。
新版优待办法还提倡全市的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银行等单位设置老年人服务窗口及排队坐席,并张贴统一的敬老优待标识,为持优待卡的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
部分修订内容
住
优先选房
现行办法中规定,“贫困纯老年人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租住市房管部门的房屋,享受租金半价或更大的优惠”。
新版老年人优待办法中则新增了“纯老年人户租住市、镇房管部门的房屋(含廉租房),可优先选择楼层”。
行
专室候车
新版老年人优待办法中还规定,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铁路应当设立老年人优先购票窗口,提供老年人候车室。
有条件的火车站应当安装电梯与站台相连,并安排老年人优先上下车。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应当设置老年人专用座位。
■ 重点
非莞籍老人
被明确列入优待范围
非莞籍老人的优待在新版老年人优待办法中也有所体现。
据了解,今年起,男性满70周岁以上、女性满65周岁以上且持有在莞连续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广东省居住证》的非莞籍老年人,可申领“非莞籍老年人优待卡”,享受免费乘车及以下优待:免费进入全市享受财政补助的所有公立的公园、园林、旅游景区(点);免费进入公立的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 在全市各电影院(厅)观看电影及在玉兰大剧院观看相关演出享受优惠。
新版老年人优待办法中,首先将“优待对象范围从本市户籍老年人扩大到常住本市的非莞籍老年人”写入优待办法,同时优待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年满60周岁暂未符合条件办理敬老优待卡的非莞籍老年人,凭身份证和东莞市签发的有效《广东省居住证》(港澳台和归国华侨老年人凭身份证明和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表》)可以享受符合办理优待卡非莞籍老人享受优待中除免费乘车之外的所有优待。
也就是说,按照新版老年人优待办法,可以享受优待的非莞籍老年人的年龄可提前到60岁。
■ 相关新闻
“莞众济”社会救助平台即将上线
市民献爱心行善举从此又多了一个途径,记者昨日从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了解到,由该机构承接运营的“莞众济”社会救助帮扶网络平台即将正式上线运作,该网站将发布全市低保户、受灾人员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对象、教育救助对象等8类人群的救助需求,市民和慈善机构可以在线捐款,对其进行帮扶。
据项目负责人张曼玲介绍,目前网站已经建设完成,等各镇街执行人员把帮扶对象信息核实整理“上网”之后,市民和慈善团体就能够在网上对他们进行帮助了。除了PC端的救助网站,该项目还研发了手机版的救助网站,市民可关注“东莞社会救助帮扶平台”获取求助者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