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2个人大代表团齐聚焦“水生态建设”

民生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日报  责任编辑:天下  2014-01-10 09:32   热门评论

东莞22个人大代表团齐聚焦“水生态建设”

  ■2013年4月18日,中堂镇北海仔河污染严重 首席记者郑琳东 摄

  莞讯网讯 昨日上午,在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根据相关规定,议案审查委员会对代表们提出的议案和建议进行了审议。记者获悉,此次两会上代表们提交的有关“水生态文明建设”议案多达22件。经研究,议案审查委员会将这22件议案合并为《加强水生态文明进程,建设幸福美丽东莞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由大会主席团将该议案列入会议议程,并最终获得高票通过。《议案》提出,要加快东莞水务的改革发展、加大水务、水生态的资金投入,积极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全面提升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议案》出台后,市水务部门通过本报及时作出回应。该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议案》的要求,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江库联网互济、多种水源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恢复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健康水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全市水域的“六水”(即水通、水清、水动、水美、水合、水兴)目标。

  22件“水生态建设”议案合并

  记者获悉,本次人大会议上,大朗、东城、茶山、常平、万江、南城等22个代表团,分别以十人以上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议案。因此,大会主席团同意将上述22件议案合并为《加快水生态文明进程,建设幸福美丽东莞的议案》,并列入本次会议议程。

  有人大代表指出,目前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当前新形势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水务管理体制与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水务改革有待继续深化;水资源单一、水资源短缺、应急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水安全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水污染防治力度不足,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进展缓慢;市镇排水规划建设滞后,管理落后,内涝频发现象还较为突出等问题。

  因而,会议要求,全市要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全面提升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解决水务管理体制与水资源管理体制对接机制;提高水安全保障,解决我市水源单一、水资源短缺、应急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

  此外,还要加强东莞水生态修复、治理水污染、营造理想水环境;要改善内涝现象,规划建设市镇排水系统、提升联动管理能力;以及建立和落实生态责任制,加强对河涌整治的绩效考核等。

  回应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就在昨日《议案》出台后,本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获悉,今年,我市要加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管理、协调和考核,强化水资源管理监督机制。完成全市27座重点饮用水源水库保护区划分工作,完成联网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围网隔离工程前期工作。

  市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东莞将推进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建、改建工作,加快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重点完成石马河流域、东部污水处理厂的配套截污管网213公里的建设。

  “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37家,截污主干管网860公里,初步实现全市覆盖。但次支管网建设仍然滞后,大量污水无法在污水处理厂处理,严重影响了水污染治理效果。”该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市水务部门将把截污次支管网及配套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并切实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进一步提高截污率和处理率,更好地发挥全市污水处理体系的作用。

  同时,市水务部门还将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监管,实施总量控制和稳定达标管理,逐步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工业企业排水达标率达到96%以上,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以上。并加强农业面源综合整治,切实控制农药、化肥及农用物资带来的面源污染。

  此外,还将启动全市供水在线监测、石马河流域水文水质在线监控系统等信息工程建设。今年开始将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排水执法工作,逐渐解决城市排水错接、混接、乱接的问题,不断推进雨污分流,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成效。

  跨区域污染加大石马河治理难度

  本报讯跨区域污水治理通常是难点,市人大代表朱国和说,石马河凤岗段全长16.3公里,该流域内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凤岗镇全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建成了3座污水厂和1座一级处理设施,合计日处理生活污水达13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6%。然而,石马河凤岗段水质仍为地表水劣V类标准。

  朱国和说,石马河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跨区域污染。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与凤岗镇交界,且处于上游,平湖街道部分污水排入石马河,如平湖街道新南村与凤岗镇雁田水贝交界,每天向凤岗镇水贝河排入污水8万多吨(部分污水经平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平湖镇鹅公岭村与凤岗镇雁田石蚧交界,每天向凤岗镇排入污水7万多吨(污水未经处理),这些情况,直接导致石马河流域内水污染情况加剧,不仅增加了凤岗镇污水治理的负担,也给该流域跨区域治理带来困难。

  因此,朱国和建议,我市应尽快与深圳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让深圳方面将污水净化处理合格后再流入凤岗镇,从源头上治理石马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确保该流域污水治理取得实效。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源保护等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流域水环境治理,有效保证水源水质达标排放。

  寒溪河防洪泄洪设计标准过低

  本报讯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今年1月2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动员会议,明确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记者获悉,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高度关注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并围绕截污减排、水利防灾减灾、污水处理、江库联网,以及护水宣传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议案和建议。

  有代表就指出了寒溪河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虽然寒溪河(常平段)现状河堤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但近年来,该河段多次超出警戒水位,甚至出现漫顶现象,防洪泄洪设计标准低,安全隐患大。寒溪河河床较高,淤泥多年未清理;水体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漂浮垃圾多,水面环境亟待改善;桥梁规划建设滞后,没有达到国家防洪排涝要求。

  同沙水库治污任务重 镇街资金压力大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备案号: 粤ICP备13054447号
法律顾问:李小军律师 电话:13326865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