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全市金融系统以"精准滴灌"策略强化经济支撑,前两月本外币贷款新增370亿元稳居广东地级市榜首,存款总量突破2.84万亿元,金融资源配置呈现"三升一调"结构性特征。在贷款总量稳步扩容的同时,信贷结构正发生深刻变革,实体经济关键领域获得强力输血。
信贷投放呈现显著分化格局:企业部门以312亿元新增贷款成为绝对主力,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单月放贷248亿元同比暴涨52.2%,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劲增33.6%和35.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规模达1781亿元形成压舱石效应。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住户贷款缩减25亿元,但汽车消费贷款异军突起,67.9%的同比增速折射消费升级动能。
存款市场暗流涌动,5.8%的同比增幅背后隐藏结构性调整。企业存款减少207亿元与住户存款新增185亿元形成剪刀差,或暗示经营主体正将资金投入生产循环。值得关注的是普惠小微贷款以4109亿元规模蝉联全省首位,涉农贷款1935亿元同比增11.4%,显示普惠金融持续向毛细血管渗透。
金融数据折射出东莞经济转型的深层脉动:先进制造业贷款增量是传统基建领域的三倍,科创企业融资成本较基准利率平均下浮15个基点,绿色信贷工具覆盖87%规上企业。这种"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耦合效应,正在重塑大湾区产业腹地的竞争力版图。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