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计划”联动镇街打造东莞区域剧场群

娱乐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6-19 09:23:58
  “阳光计划”联动镇街打造东莞区域剧场群
 
   5月,对东莞儿童剧而言,是个重要月份,东莞在全国首创的儿童文化惠民活动“阳光计划”启动,联动各镇街10个剧院,打造东莞区域剧场群,推出5部本土原创+5部中美合作高品质的专业儿童剧,计划每年演出300多场儿童剧。至今已演出十多场,上座率90%以上。
 
   市文化馆还推出的 “童心点亮未来”——东莞市优秀本土儿童剧展演公益活动,全年计划推出五六部优质本土儿童剧作品,每月第三个周六晚固定在该馆实验剧场推出一部,并计划举行儿童剧比赛、儿童剧大师工作坊等活动,全力推动本土儿童剧力量的发展壮大,打造东莞儿童剧品牌。
 
   相比北上广深,东莞的儿童剧普及相对滞后。国家二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副教授、广东小飞象艺术剧团艺术总监茅伟荣来莞已经三四年了,他表示他们剧团和玉兰大剧院等机构也曾引进过一些儿童剧目,但不多。且处于“今天有,明天没有的状态,缺乏可持续性和不确定性,引进剧目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知道的人不多。
 
   对于这一点,东莞在全国首创的儿童文化惠民活动“阳光计划”的负责人、广东小飞象艺术剧团创始人、广东艾利发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凯印象深刻。在“阳光计划”发起前,他们团队在市青少年宫做过问卷调查,发放并实收600份有效问卷。“青少年宫位于城区,离玉兰大剧院只有咫尺之遥,艺术氛围比较浓烈,受调查对象基本是热爱艺术的家长和孩子。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地方的也只有30%人表示看过儿童剧。”贺凯解释说。
 
   东莞的儿童剧普及相对滞后,在镇街尤为明显。“在镇街,市民是很难看儿童剧的,别说非政府机构组织的儿童剧演出,政府的儿童剧公益活动一年也许偶尔有一两次,但不固定,且大多孩子看得津津有味,但家长在一旁打瞌睡。”东莞小飞象艺术剧团团长罗建伟补充道。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东莞对文化建设尤为重视,尤其是文化惠民的普及和推广,东莞文化氛围颇为浓烈,儿童剧也越来越受家长和小孩的认知和欢迎。在贺凯及其团队的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家长表示愿意带孩子走进剧院去看儿童剧,其中看过儿童剧的家长99%愿意再次走进剧院看儿童剧,并将好的作品推荐给朋友。
 
   “东莞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遍地的艺术培训机构就可以证明,而这份调查虽然集中在城区,但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心,说明东莞儿童剧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也在一方面促成了‘阳光计划’项目的成立。”贺凯说。
 
   东莞儿童剧的市场潜力,在演出也得到验证。比如市文化馆推出的 “童心点亮未来” 优秀本土原创儿童剧展演活动非常火爆,每月第三周周六推出一场,每次推出抢票活动,没几分钟就被抢光。而从5月29日“阳光计划”首场演出在市文化馆星剧场开演至今在万江、东城、道滘等镇街共演了三部剧,10来场儿童剧,上座率均超过90%。
 
   相比北上广深,东莞的儿童剧普及相对滞后的原因,除了引进剧目少、缺乏固定性和持续性、质量参差不齐外,最大的客观问题在于戏剧人才和剧目储备严重不足。茅伟荣表示,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东莞远远没有完成基本的戏剧人才和剧目的储备工作,因此也缺乏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才吸纳能力,“专业人才在东莞感觉发展空间不足,缺乏平台,甚至连工作都不好找,只能往一线城市跑了。”
 
   茅伟荣从事戏剧导演编剧43年,此前一直在上海工作,他以上海为例表示,在上海,大多数也是“新上海人”,“很多白领下班后随便吃个便当后,约三五好友走进剧场看剧,看完后到茶室、咖啡厅或其他休闲场所聊聊所观看剧目,一晚上就充实地过去了,大小剧场都很火。”茅伟荣说,上海市民的这种观剧习惯也基于上海完善的戏剧人才和剧目储备的基础上,“因为集聚着大批人才,就会创作、引进、积累许多剧目,就会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剧场,最终形成大市场。”
 
   “有东西就会有人,有人就会创作更多东西。遗憾的是,东莞目前既缺乏大量精品剧目,也缺乏专业的影视、戏剧院校,没能聚集一大批专业的戏剧人才,因此儿童剧的推广不足,也导致观众对儿童剧及其品牌的认知不足。”茅伟荣进一步解释道,“其实,15年前的上海也和10年前的东莞一样,人们的娱乐方式大多停留在卡拉ok上。”
 
   此外,东莞儿童剧市场的另一个问题是东莞市民的消费观念,“东莞许多市民不一定花不起买票钱,只是以前习惯了送票或抢票,觉得抢到免费票或拿到票很有面子。”茅伟荣笑着说,“其实请客吃饭的钱远远高于票价。”
 
   “不过,经过多年的文艺普及和推广,东莞市民在许多文艺消费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了,尤其在电影、演唱会上,但进剧场的消费习惯还需要多些耐心。”茅伟荣补充说。
 
   “戏剧的教育效果是长期的事情,艺术的高度决定城市文化高度,而从孩子着手,具有深远意义,对整个东莞文艺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罗建伟表示,这也是为何儿童剧在全国越来越热门的原因。
 
   但基于东莞儿童剧的发展现状,如何保持可持续性、长期性的儿童剧演出,成为东莞儿童剧模式探索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常态化演出,才能形成氛围、培养戏剧消费习惯,并逐渐形成品牌,打造优秀平台,吸引、积累更多剧目和专业人才,最终达到繁荣儿童剧市场。”茅伟荣表示,近年来他们通过上海与东莞的合作,最终探索出一个在全国应该具有示范性的创新模式——“互联网+艺术”的线上线下体验形式,通过以政府搭台、专业机构结合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普惠性推广高品质的儿童剧演出及文化人才培养活动。 
 
   这个东莞的全国首创模式,就是由东莞市文化馆、广东艾利发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阳光计划”。项目针对东莞市3至12岁孩子,融儿童剧观赏、身心健康讲座和少儿戏剧人才打造三个重点板块于一体,以小福象APP为载体,联动市民艺术中心星剧场、 玉兰大剧院小剧场 、塘厦演艺馆、常平大剧院等十大剧院开展服务。未来三年打造5部东莞原创、5部中美合作高品质的专业儿童剧,每月在莞演出30场,每年300多场,每场每人只需9.9元的惠民价。
 
   “这种集公益与商业为一体的区域性儿童剧场群一旦打造成熟,就会形成集群效应,就可以从东莞推向全国,在各个城市复制东莞儿童剧模式,推动全国儿童剧,甚至其他文艺市场的繁荣。”罗建伟笑着说,这种东莞模式的可复制性很强,但他们不怕竞争,一来全国市场非常大,二来“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且能共同促进全国戏剧文化繁荣,何乐而不为呢?”
 
   “9.9元每场确实不足以支撑企业运作,甚至连演员的演出费用都拿不回来。但如果模式成熟后,盈利不在票价上。”对于票价低廉等于质量低劣的质疑,贺凯解释说,他们对戏剧质量的打造标准是国家一流标准,只有高质量才能持久。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动东莞本土儿童剧的发展,培养和挖掘本土编导演人才,满足孩子和家长们对于儿童剧的需求,市文化馆5月推出的 “童心点亮未来”——东莞市优秀本土儿童剧展演公益活动,全年计划推出五六部优质本土儿童剧作品,每个月第三个周六晚固定在东莞市民艺术中心实验剧场推出一部原创儿童剧。今年市文化馆还将举行儿童剧比赛、儿童剧大师工作坊等活动,全力推动本土儿童剧力量的发展壮大,打造东莞儿童剧品牌。(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