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让“泥饭碗”变“金饭碗”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4-18 11:14:56
  旅游扶贫让“泥饭碗”变“金饭碗”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喀斯特山区,属石漠化片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于土地稀缺,当地不少农民在石头缝里种玉米、红薯,明伦镇八面村村民覃叶右说,以前为了生活,经常到山上放牛砍柴。
 
  现在,覃叶右曾经放牛的大山已变成一处景区。2009年,有公司相中八面村的山水风光,租下了山头和田地搞旅游开发。除了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有的村民还在景区附近开农家客栈、烧烤摊或到景区打工。覃叶右回到家乡在景区做保安,每月工资2000多元,“我还打算用家里5亩地种植青菜和杨梅,青菜卖给饭店,杨梅卖给游客。”
 
  记者最近在广西环江、巴马、大化、马山等贫困县采访发现,当地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新审视祖祖辈辈艰难生存的地方,发现了脚下这片土地的真正价值所在,于是重整山河,放弃了种植业“泥饭碗”,端上了旅游业的“金饭碗”。
 
  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表示,环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当地喀斯特地貌保存了从高原喀斯特到低山丘陵喀斯特的完整地势,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尽管不少村屯自然环境优美,却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而难以摆脱贫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进一步推动旅游扶贫,从规划、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着手,引导条件好的村屯搞旅游开发,从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马山县也是石漠化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村民潘耀康所在的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有72户村民,不少村民长期靠收破烂和擦皮鞋为生。2013年,当地政府将小都百屯列入综合示范村建设行列,帮助村民整治住房。记者在小都百屯看到,一座座白色房屋掩映在青山绿树间,一弯清幽的河水绕屯而过。
 
  县旅游发展局局长黄旭进介绍,马山县属典型的大石山区,少地、缺水的自然生态导致不少群众生活贫穷。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整合独特的地理、生态、农业、文化资源,引导农民创建旅游合作社等措施,努力将穷山恶水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10家星级农家乐,40家未评级农家乐,1.5万名群众直接从事旅游业。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当地旅游扶贫模式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依托好山好水发展旅游。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弄拉自然保护区是石漠化治理示范点。上个世纪60年代,村民们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开始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同时栽竹种果、移植中草药,最终穷山恶水变为青山绿水。2008年,弄拉屯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村民们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入股,发展生态旅游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荣光说,在合作社中,村民占股60%,大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是依托文化资源带动旅游。巴马瑶族自治县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那桃乡平林村至今保存着由清朝光绪皇帝书写的“惟仁者寿”牌匾。平林村大力发展长寿文化游,“游客通过与村民一起制作特色小吃、品尝‘百家宴’,以及了解长寿老人日常生活来感受长寿文化。”据景区主管宋文宝介绍,目前景区员工主要来自周边村屯,他们大多利用农闲时间工作,月工资1000多元。受景区带动,还有20户村民开设农家客栈,仅此一项每户年增收6000多元。
 
  三是开发特色美食产品助力旅游扶贫。大化瑶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大山林立、土地贫瘠。为摆脱贫困,大化县瞄准本地特色食材,用生态美食引领旅游业发展。据县委书记杨龙文介绍,县内红水河流域长达160多公里,河鱼、黑山羊、土菜等特色生态食材丰富,由此也带动了全县种养业发展。2016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15万人次,旅游收入14.8亿元。(记者 刘伟 吴小康 曹祎铭)(来源:经济参考报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