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镇未来五年量化指标明确
在刚刚举行的清溪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清溪镇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量化指标 :到2020年,全镇GDP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约9.5万元,年均增长约7.8%。
位于清溪镇浮岗村的清溪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经成功通过国家四部委验收,这个作为东莞市的重大项目之一、2016年省重大项目,是深莞惠三市和东莞东部地区及粤海产业园的保税物流平台。
在清溪,招引与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从源头上带动产业升级一直是清溪的拿手好戏。早在上世纪90年代,清溪有过引进台湾致力等企业并带来了一批配套企业的案例。
在刚刚举行的清溪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清溪镇明确提出抢抓“东莞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一三五”工程,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投产。清溪将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拥有自主品牌的大型优质企业,引领光电通讯产业向智能终端制造的新兴领域延伸,力争到2020年新引进投资额5亿元以上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生产内资企业5家,全镇光电通讯产值提高到600亿元,实现5年翻一番,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辐射华南的光电通讯产业基地,通过培育一个产值超300亿项目、三个产值超100亿项目、五个产值超30亿项目,推动全镇工业产值从500亿向1000亿跨越,再造一个清溪。
抓紧机遇发展工业的同时,时刻不忘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营造了一个环境优美、配套完备的投资环境,如今的清溪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中国最美小镇”、“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最宜居城镇”等殊荣之后,今年10月18日,清溪镇更是凭借着秀美的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的发展活力和绿色的发展理念一举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在第十一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暨“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颁奖盛典上荣获“全球绿色城镇”荣誉称号,同年又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城市面貌,在第二届“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暨城市与景区、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成果发布会”上,荣膺“中国最美乡镇”称号,也是广东省唯一荣膺该奖项的镇街。
未来几年,清溪镇委镇政府计划投资10亿元实施中国最美小镇工程。深入推进落实中英低碳环保产业园和清溪国际低碳生态小镇发展规划,以循环经济、绿色市政、绿色建筑为抓手,建立健全低碳发展监督考核体系,建设低碳、生态、智慧清溪。发展循环经济。同时以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三旧”改造项目和新建社区园区为重点,2020年全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80%;推动各村社区、园区开展低碳生态示范创建。力争将清溪建设成为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的珠三角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名镇。
路通才会财通。清溪镇提出了“四通八达”工程,即:紧紧抓住从莞、从莞高速清溪支线、博深、深圳外环这4条高速四侧合围清溪、在清溪及周边设有4处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和8个高速出入口的机遇,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8条对接上述高速的外联道路,同时全面完善镇内交通路网,积极争取轨道交通经清溪后与深圳、惠州轨道对接,通过提升对外交通,优化内部路网,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将清溪打造成为深莞惠新的交通枢纽、东莞东南门户。
目前,清溪镇周边4条高速环绕、根据《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规划》,未来清溪周边将有8个高速出入口,10条外联道路。清溪镇内部道路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清溪镇提出完善“三纵三横”交通性主干路、“四纵四横”生活性主干路和19条城市次干路路网格局,推进镇内干道路网建设,全面提升可达性。加快建设城市支路网,打通交通微循环。结合重大项目,适当在青湖工业园、九乡物流园、清溪湖低碳产业示范区等开展支路网建设。
远期看,清溪更有中虎龙城际轨道、东莞轨道交通4号线、东南预留通道等长远规划,东莞轨道交通4号线于“十三五”期间动工,协赣深客专项目林村站、虎龙城际与两条市内轨道交通与清溪紧紧相连,未来的清溪将实现城际轨道、城市轨道的高效衔接,协调轨道交通规划与深圳、惠州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
数读
到2020年,全镇GDP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约9 .5万元,年均增长约7 .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约4 .2万元,比2010年翻一番;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 5%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 2 %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 8 %;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5 .6%。(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