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企业在莞分享集约发展成功经验
为推动东莞市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昨日,市经信局在智博会期间举办了“2016年第二期高成长性企业沙龙——推进产业集约发展经验分享会”,宏川集团、东莞银行、都市丽人、悠派智能等12家企业负责人各自分享了在集约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当前,东莞市产业经济已进入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传统要素供给增量难以支撑传统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破解当前发展的制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东莞开始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方式,提高集约发展水平。
市中小企业局局长郑文志在致辞时指出,东莞将围绕“切合新需求、配置新要素、形成新供给、实现新平衡”的工作思路,从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大力培育总部经济产业群,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全面加强服务型制造扶持,支持优势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全面扩容东莞上市板块等方面发力,推动东莞市产业经济发展提速增效,实现产业倍增计划。
此次参与论坛的12家企业,在近年来都有着诸多创新之举,也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其中既有正业科技、都市丽人、坚朗五金等上市企业,也有东莞银行、东莞证券这样的金融骄子;既有从事化工贸易的宏川集团和从事糖酒副食的东糖集团,也有易事特、凯格精密等科技型企业。其企业负责人围绕业态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链整合、兼并重组、总部经济、资本运营六个方面,分享了各自在集约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大咖秘诀
宏川集团:“借鸡生蛋”建立创新生态圈
第一个上台的是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川。宏川集团主要经营石油化工行业,是国内最主要的化工行业综合服务商之一。据介绍,2013年至2015年间,该企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140亿元、165亿元。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推动企业集约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打造了供应链、物流、创新业务三大板块,依托公司在业界的品牌效应,吸引中小企业进来,实现行业整合,打造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林海川表示,传统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轻资产“借鸡生蛋”的模式,让宏川集团走上了稳健道路。
具体来说,宏川集团一是打造了“宏川新材”石油化工平台,打通了生产、贸易、金融、物流、用户等整个产业的供应链;二是建设了“宏川智慧物流”,年货物吞吐量超千万吨,成为行业龙头;三是2014年初就成立“创新推动委员会”,以此来统筹各项创新工作。2016年,对接企业重大创新项目的平台“宏川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在这一模式下,2015年,宏川集团依托仓储及供应链业务优势,和苏州太仓政府合作成立名为“大宝赢”的电商平台,搭建了互联网+交易+物流+金融一体化的完整服务体系。“预计两年内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五年内超过10000亿元。” 林海川表示。
比朗科技:个性化男装定制闯入美国市场
“用信息化系统打通了男装定制的前后台,解决了高质量、低成本、快速交货的服装定制化痛点。”2015年才成立的广东比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自动纸样生成系统、镭射自动裁剪系统及APP定制系统,成功实现大规模服装定制生产。
在后台,比朗科技依托有30年制衣经验的东莞文华制衣厂,开发了衬衫个性化定制系统。“过去制版依靠师傅手工出图,版式少但批量大,而个性化定制需要‘一人一版’,只有依靠信息化系统,并将生产线调整为适合定制化的小组式生产,才能实现快速定制。”比朗科技董事长王大孟称。
在前台,比朗通过iPhone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商城、网页版系统、门店iPad等,为男装个性化定制进行O2O营销提供强大的系统支持。正是在前后端的全流程信息化之下,该公司可以实现最快6小时发货。
据悉,比朗定制系统仅上线半年,就实现了营业收入666万元。2016年5月,比朗男装定制旗舰店在虎门开业,目前广州、包头、长沙、上海、西安、福建、徐州、深圳等多个地区加盟店正在筹备中。2016年,比朗与本土跨境电商尚睿公司合作开发的APP定制系统在美国上线,马来西亚、新加坡定制加盟商也在当地开展了运营,市场前景良好。该公司也与亚马逊开展了接洽合作。
“系统中目前只有比朗一家男装品牌可供选择,以后随着加盟商越来越多,将逐渐增加更多服装品牌。” 王大孟表示,未来比朗科技将开放平台,成为一个服装行业的系统服务商。
怡合达:标准化+信息化助力业绩“节节高”
同样是解决行业痛点,东莞市怡合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短短五年,就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五金零部件加工产业的龙头,仅今年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怡合达总经理金立国说,“秘诀”有三:一是对产品的标准化整理;二是对供应链的整合;三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接单平台,从而解决客户快速设计、快速选型到快捷采购的瓶颈。
据了解,技术人员在设计出一个非标准五金零部件之后,要15天至20天的生产周期,而且成本很高。“我们把非标准五金零部件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在我们的平台下单定制产品,交货只需要2天。”金立国称,目前该公司实现了46万个非标准五金零部件的标准化,约占自动化设备非标零部件的20%。
怡合达把这些标准化零部件的信息制作成手册和光盘,免费赠送给工程师挑选,实现快速选货、定制设计。金立国向记者透露,目前该公司对接有12万名工程师,有900多家供应商提供生产。
此外,该公司还以符合行业特点的定制ERP系统为主体,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完成订单需求整合,实现一站式购买、实时报价和估算交货时间,提供了其他公司无法提供的产品,节省了大量采购的沟通和议价环节。
近3年来,该公司的营收逐年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000多万元、6000多万元和9000万元,3年营收平均增长超过60%。“我们是供给侧改革和集约化发展的践行者和受益者。”金立国总结称。(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