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在塘厦逐渐走上一条“从娃娃抓起”之路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11-22 14:44:57
  高尔夫球在塘厦逐渐走上一条“从娃娃抓起”之路
 
  东莞塘厦镇是中国高尔夫产业名镇,发达的产业营造了该镇浓厚的高尔夫运动氛围。塘厦镇政府从两年前起,已在镇内两所学校推行高尔夫试点教育。今年9月起,高尔夫教育范围扩大到全镇所有的公办中小学校,目前接受免费高尔夫教育的学生已达到1500多名。作为传统观念中的一项贵族运动,高尔夫球在塘厦却逐渐走上了一条“从娃娃抓起”之路。
 
  A 专项资金支持高尔夫进校园
 
  在塘厦镇中心小学教学楼的五楼,有一片教学区域与其他学校不同。这里的教室布置以高尔夫文化为特色,在室外的活动空间,有挥杆练习区和推杆练习区,还有一个教室有专门的高尔夫球电子模拟系统。在这个模拟系统上,学生们每次挥杆击球,屏幕上都会显示球的飞行距离和曲线。像这样的模拟系统,在塘厦初级中学也有两套,学生能借此提高技巧。这是塘厦镇开展高尔夫球进校园的成果,上述两所学校也是这一项目的试点。
 
  2014年,该镇制定《塘厦镇高尔夫青少年教育方案》,尝试在公办学校开设高尔夫运动兴趣班,今年塘厦镇还加大推广的力度,目前,该镇共有7所公办小学开设兴趣班。
 
  塘厦镇聚集着140多家高尔夫运动产品制造企业,年产值20多亿元。如何发挥特色产业在教育上的优势,这是塘厦镇有关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高尔夫进校园无疑是一次不错的尝试:通过专业的高尔夫机构派出教练进学校、学校体育老师协助的形式展开教学。课程内容包括基本的高尔夫挥杆练习、高尔夫基础礼仪知识学习等。
 
  戴根淼是深圳一家高尔夫球培训机构的教练,自从塘厦镇开展该项目以来,他就作为特聘教练进驻塘厦初级中学。戴根淼告诉记者,高尔夫球兴趣班的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识教育,初一入学的学生都要上四节高尔夫球的常识课,主要是普及高尔夫的发展史,学习高尔夫球比赛的礼仪,以及认识一下球场,体验一下打球等;此外是提高相关技能。
 
  而在塘厦镇中心小学,这样的普及课程在学生就读三四年级时就开始了。该校副校长温学深说,三四年级会利用每个学期的第八周到第十三周的体育课,抽一节出来上高尔夫的普及课程。
 
  至于那些对高尔夫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通过一些基本的测试后,可以参加高尔夫的提高班,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更多高尔夫的技巧。“主要测试一下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作为观察指标来进行选拔。”戴根淼说。
 
  值得注意的是,聘请教练为学生上课的费用,都是由塘厦镇政府划拨专项资金支持,无论是普及班还是提高班,学生们都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课程费用。
 
  B 高尔夫教育提升学生素质
 
  温学深说,塘厦镇中心小学每星期一二三下午,都会有高尔夫的社团课,每个下午上一节,参加课程约有60名学生。
 
  “我们学校的运动会,也专门开设了高尔夫的项目。另外,我们一个学期会组织一两次高尔夫球的实践活动,带学生去观澜湖去打球,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他说,学校希望通过这种从练习场到运动会,再到实地空间的变换,形成立体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学模式。
 
  另据塘厦初级中学副校长蓝健介绍,该校的高尔夫提高班,主要是提高体能和学习技术。提高班的课程安排方面,初一年级是每周两节,每节两小时课程,而初二、初三的学员则不作严格的课程考勤安排。“一些好的苗子,我们会尝试让他们往更高的平台去发展。”
 
  不过,在温学深和蓝健看来,和技术上的提高相比,高尔夫课程学习对于孩子们的提高更多体现在素质层面。
 
  温学深认为,高尔夫是很健康、很接近自然的体育运动,高尔夫有很多的礼仪,比如说,打球过程中的相互谦让意识及衣着要求,可以培养学生更具气质。
 
  “不像篮球足球等运动,在比赛过程中考验的是力量和速度,高尔夫带有开放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交往心态,这对于他们在社会上交朋结友,通过高尔夫来促进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好处的。”温学深说。
 
  蓝健说,高尔夫球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引领他们放眼世界。参加平时的高尔夫课程后,可以进一步激发和引领他们在学习上更加主动,也更加积极和阳光,不会一味沉浸在考试的状态。
 
  “学生在练习时,要求学习球场上的礼仪。和其他运动不一样,高尔夫的比赛要求在尊重对手的情况下完成,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学习高尔夫课程后,在礼仪方面有很大进步。”蓝健说。
 
  C 并非崇尚奢侈消费
 
  塘厦镇推动高尔夫球进校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高尔夫被认为一项贵族运动,作为正式课程来开展,社会上也存在不同的声音。
 
  对此,两家学校的负责人都认为,高尔夫进校园并不意味着教育孩子奢侈消费,而更应从积极方面去考量。
 
  蓝健认为,从比赛、消费的角度来看,在很多地方高尔夫是贵族运动。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提高。“有这个先决条件,一部分学生去开发这部分的爱好还是必须的,现在很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高尔夫进校园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也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精英。只有学生们了解了,那么有机会、有条件时,他们就可以去享受这项运动。”
 
  温学深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尤其是在珠三角这些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很多家庭提前进入小康水平,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接触世界性的教育,这是现状。高尔夫走入中国,已经慢慢平民化、普及化了。
 
  高尔夫比较奢侈,但是塘厦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里有世界各地的球会,也有很多企业生产高尔夫产品,价格也不高,高尔夫在塘厦来说能够接受的程度比较高的,大家都不会觉得是非常稀罕和奢侈的活动。
 
  “广东如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人,消费高尔夫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个反映的主要是家庭教育观念的问题。”温学深说。
 
  D 教材和教师成推行难题
 
  事实上,和这种社会上的争议相比,高尔夫进校园在开展上面临着更多实际问题。
 
  温学深认为,在师资方面,学校的配套是不完善的。学校里面给的老师名额是有限的,有很多篮球、足球、羽毛球的项目要开展,很难让学校能够配备专业高尔夫的老师。
 
  “高尔夫专业性强,如果不是专业的老师,达不到教学的要求。现在只能够依靠球会、俱乐部和高尔夫学院,派送老师来完善教育资源,以镇政府牵头才能得到解决,否则学校无法承担。”
 
  而对于高尔夫教学而言,需要的场地是比较大的,一般的中小学只能开展一些基础训练,依靠数字化的设备来让学生学习高尔夫。场地方面的限制,让学生无法全方位地体验高尔夫的魅力。
 
  温学深认为,高尔夫进校园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系统的符合中小学生开展群体性学习的课程。一些老师在高尔夫学院、俱乐部里都不会带太多学生,很少集体性的培训,他们没有这种组织群体开展学习的能力。此外,最重要的是没有形成教材,基本是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教学的,这到底符不符合中小学生的特质,是否符合群体性的教学开展,很难说。
 
  “他们只能教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这个让我们很难对课程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如果有教材就不同,教材可以做针对性的测试,看看学生达到什么要求。核心的问题其实就是教材和教师的问题。”温学深说。
 
  而在蓝健看来,目前在初中开展高尔夫球进校园的项目还面临人才衔接的问题,优秀学员如何向更高层面发展,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明确的指引。
 
  “一些好苗子一旦发展到专长之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未来继续发展的路段了。有的孩子有这个天赋,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运动发展前景却不是很广阔。往哪个方向推,怎么让有天赋的孩子能够往竞技方面发展,我们作为学校还是很困惑的。”蓝健说。
 
  ■专家解读
 
  特色课程设置还需谨慎
 
  近年来,类似高尔夫等特色课程走进中小学校园,为社会所熟知。那么特色课程究竟该不该设置?又该如何设置呢?
 
  “开设特色课程,能激发老师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参与课程设计、课本编撰等工作,意识到自己与课程是息息相关的,不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实现了教师角色的突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丁道勇副教授认为,一些资质成熟、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通过开发特色课程的确有可能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学校还不具备开设真正意义上特色课程的条件。”丁道勇说,一些学校在不具备资质的情况下,盲目开设校本课程,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平白占用了老师和学生的时间。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光谷某初中的季冰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刚从厦门调至武汉工作,在学校特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感觉落差非常大”。季冰说,在厦门工作时,教育局明确规定将《闽南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建设,内容包括闽南语、闽南建筑等,以闽南语为例,所有的教师必须通过闽南语的等级考试才有资格进行教授,每一学期课程结束时学校采用成果汇报展、文艺汇演的形式进行考核。
 
  而回到武汉,她发现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不设置校本课程,即使开设,不少也是采用“主科老师代课”的方式进行,“语文老师讲历史文化,数学老师讲生物奥秘”。季冰无奈地说,自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以往的特色课程教学经验带到现在的教学中,让孩子尽量避免“死读书”。
 
  对此,丁道勇表示,开设特色课程必须慎之又慎,需要结合教师资质、专业知识、同伴支持以及学校管理等因素综合考量。目前有一些学校因为缺少这种谨慎的态度,导致什么课程都可以上马,没有好坏优劣的评选机制。
 
  评价体系的相对缺失是特色课程在实施中的又一个问题。据丁道勇介绍,目前学生在校内修习了校本特色课程以后,在校内得不到更多的认可。学习的程度,也没有权威的评判机制。对于高中生来说,特色课程的学习和取得的成绩,可能在他们出国留学、国内大学的自主招生过程中提供帮助;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而言,特色课程的学习更多的就是起到丰富校园生活和培养兴趣的作用。
 
  “我希望孩子不是读书的机器,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能提高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来自东莞南城的学生家长陈林燕说,希望学校能够真正设置高水平的特色课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来源:南方日报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