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育改革提升到全新高度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08-23 08:40:30
  东莞教育改革提升到全新高度
 
  本月,东莞市改革办就东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调研已经完成评估报告,分别包括随迁子女入学、职业教育改革和慕课教育改革等三个子项。
 
  2016年,被称为“东莞教育改革创新年”,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今年将克服万难,加大改革力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强省的大背景下,东莞教育改革的价值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提升营商环境的关键性公共服务保障。
 
  孙爱平是湖南桃源人,很早就开始在东莞塘厦打拼了,现在经营着一家酒庄。营商环境好,公平公正,这是他喜爱塘厦镇的原因。孙爱平说:“他能够接受小孩通过积分入学获取公办学位,但关键要做到公平”。
 
  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行政财务总监,东莞市博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陈艾芷对积分入学感慨更深,现在企业多数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方面的技术性人才,他们一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另一方面流动性也非常高。“如果积分入学指标能够保障,也为公司留住这些优秀人才增添了砝码。”
 
  积分入学政策是东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2009年,东莞在全省率先采用积分入学制,达到一定分数的随迁子女可在东莞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在巨大的人口流动压力下,积分入学政策无疑像一根定海神针,留住了不少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增加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
 
  伴随着东莞随迁子女数量逐年增长,也正在考验着这座城市公共服务的素质和能力。
 
  A.一胜一败的申请学位经历
 
  三年前,孙爱平的大女儿通过积分入学顺利入读了塘厦一小。今年,他的小女儿也到了入读小学的年龄。4月底,《2016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一经发布,孙爱平就开始准备各种证明材料。但等到7月底,塘厦积分入学名单公布时,他小孩因为分数不够,没有获得公办学位。
 
  “今年是因为计划生育成为了加分项目,我才去试着积分。如果计划生育项目像以前一样,作为一项硬指标,我试都不会去试。”对于积分入学,孙爱平很有经验地说,“在对比前年政策时,当初就感觉分数可能不够,但还是试了试。”
 
  正如孙爱平分析的那样,从2012年开始,东莞逐渐降低积分入学政策中计划生育的限制要求。2015年,计划生育条件从必备申请条件调整为积分项目,放宽了申请门槛。也就在当年,申请积分入学人数激增。
 
  根据东莞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积分入学政策推行8年来,东莞总计有超过17.56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读书,这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水平。
 
  东莞是随迁子女入读数量居全国第一位的城市,近十年来,随迁子女数量以年均3万—5万人的速度递增。尽管教育资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东莞每年都要对积分入学政策进行弹性的调整。“目的就是让积分入学方案更加人性化。”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说。
 
  东莞积分入学政策调整范围包括降低申请门槛(包括家长文化程度、计划生育要求等)、拓宽申请范围、优化插班生就读程序等。
 
  “相较于苏州、昆山等推行积分入学的城市,东莞积分入学政策更接地气,各个项目更科学合理。这些设计的变化,也非常契合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实际,从而满足更多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魏红征说。
 
  到今年,东莞积分项更加精简,只有加分没有扣分,对家长文化程度、科技贡献、技能竞赛方面的积分值大幅下降。
 
  那么,孙爱平小孩今年积分入学失败的原因又何在呢?他认真地分析比对了一番:“其实对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来说,今年前5项指标积分都差不了多少,而比拼的大多是加分项,加分项才将大家的差距拉开了。”
 
  原来,在今年加分项中,有一项是“居所方面:在东莞市拥有产权清晰的自有居所(已办理房地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备案),5年以内的(含5年),15分;5年以上的,30分。非住宅类房产不加分。”三年前,他才买了一套房子,如今不够5年以上,加分拼不过别人。
 
  尽管感叹“这三个月有点白忙活”,但孙爱平坦言积分入学政策还是比较公平的。以孙爱平所在的塘厦镇为例,该镇现有6所公办小学1所公办初中,在校学生近1万人,其中已经有一半是非东莞户籍的学生。
 
  B.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期待政策红利
 
  石龙镇目前新生2720人,非东莞户籍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1500多人,占总人数56%,居全市前列。对此,石龙镇宣教文体局副局长杨森林也颇为欣慰。
 
  “当然,我们最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广大群众。”杨森林也深知执行效率会直接影响积分入学政策推进的效果。
 
  为此,石龙镇在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设立统一受理积分入学申请窗口,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并确保过程公平、公正。
 
  杨森林说,石龙镇还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对龙头企业进行“上门”服务,如深入到京瓷、美能达、众生等企业中,让企业员工足不出户就能为子女办理积分入学申请。同时,他们还会对企业负责人事的干部进行培训,然后这些人员对广大员工进行宣传,并收集相关材料。
 
  龙头企业是重点,而从全市范围来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也是积分入学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在国家创新驱动和“双创”战略的大背景下,东莞双创孵化器园区得到长足的发展。据统计,2015年东莞孵化器数量达到36家。这些园区,往往是中小微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地,大部分企业是起步型创业公司和外迁入莞的深圳企业。
 
  可以说,孵化园区员工子女享受到积分入学政策红利的程度,也间接折射出东莞的创新后劲。
 
  位于南城区的天安数码城属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企业员工非户籍子女想入读公办学校,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积分入学,一是依照《东莞市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直接向园区申报。
 
  南城街道每年给予园区有10个“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指标,以解决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问题。
 
  “有这个学位的名额,有效解决了园区企业员工子女读书问题,令他们在东莞安居乐业。”天安数码城科技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指标,由于名额有限,园区的企业抢着申报,去年有12个人申报,最后经过天安数码城的指标筛选和综合打分,综合排名前10名的企业员工才可以获得资格。
 
  从天安数码城的申报对象来看,多数是刚来东莞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员工,他们对积分入学学位的渴求度也非常高。
 
  “由于园区的企业多了,竞争很激烈,有些家长为了获得学位,不仅是盯住园区的‘企业人才子女入学’的名额,还会通过其他渠道争取获得学位资格。”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C.“全市一盘棋”的设想还不太现实
 
  “从整体调研情况看,目前积分入学改革的社会认同度在不断增加,市民因此产生的获得感在提高。”东莞市政研室综合科有关负责人说,“积分入学政策为提升东莞营商环境提供了保障。”
 
  积分入学政策的人性化,促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通过留莞服务以获取更高积分,既可以有效缓解产业发展的用工难问题,又能优化营商环境。
 
  据东莞市教育局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在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户籍学生总数为17.15万人,非户籍学生人数达到了75.65万人。
 
  通过积分入学政策的调控,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户籍学生人数为15.03万人,非户籍学生人数达17.56万人。这个数字也就意味着,目前在东莞能够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数量,已经开始超过本地户籍的小孩。
 
  根据国家政策,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解决原则有两个:一是以公办学校为主,主要安排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二是以流入地为主,主要由务工人员流入的城市负责解决其子女的就读问题。在考虑城市实际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总体上要求实现解决50%以上随迁子女的就读问题。
 
  那么,又该如何来客观衡量东莞的实际承载能力呢?
 
  2016年,流入东莞的非户籍学生人数达到76万人,在全国排第一。如果按照解决50%以上随迁子女的目标,东莞要一次性解决38万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学校的问题,而东莞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能提供的学位仅为32万。
 
  也就是说,即便将所有的公办学位给到随迁子女入学就读,也不能满足其需求。同时还有约20万东莞户籍学生的就读需求,这就是东莞的实际承载能力。
 
  由此可见,从中长期来看,东莞未能被消化掉的常住适龄非户籍学生仍占大多数。
 
  在公办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东莞今年在全省又率先推出了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的政策尝试,通过与优质民办学校合作,购买一定数量学位来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我们已经在塘厦、松山湖的初中进行了购买民办学位的试点,今年首次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说,今年计划购买民办学位5600个,以后每年财政向民办学校购买的学位数量还将逐年递增20%。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东莞33个镇街(园区)发展不平衡,外来人口增速、教育资源分布情况也与各镇街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申请积分入学的难度在不同镇区之间差别较大。
 
  以今年的数据来看,如望牛墩、洪梅镇只要递交材料,就可以入学。而南城、东城、塘厦等进城务工人员众多、学位紧张的镇街,学位一直是供不应求。
 
  有观点认为,可以考虑在全市范围内调配学位资源,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教育资源统筹方式,使不同镇区间入学难度相对均衡。
 
  对此,上述基教科负责人坦言,在现实操作上还是存在困难,比如学位的跨区域调配会给随迁子女家庭带来很多不便。“事实上南城的孩子,愿意到望牛墩上学的情况很少,尤其是小学阶段,双职工家庭根本没有办法接送孩子。”
 
  ■声音
 
  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学院副教授魏红征: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要敢于啃硬骨头
 
  东莞推行积分入学政策带来的“托底效应”非常明显。简单理解就是,你想来东莞工作或创业,知道有“积分入学”这个最基本的保障途径,就减少了后顾之忧。
 
  东莞对积分入学改革探索早,政府部门也非常用心在推动,使得东莞在与其他城市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更具吸引力,近年来为城市导入很大的人口红利。同时,伴随着进程务工人员对东莞基础教育质量的信任度提高,他们也更愿意留在东莞扎根发展,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循环。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积分入学政策本身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宣传可以更加精准,执行过程的简便和效率,也成为家长们的关键诉求。毕竟,一个好的政策,我们都希望尽可能优化它的覆盖效果,不愿意看到政策资源浪费。
 
  事实上,社会在发展,积分入学政策带来的社会溢出效应,也更应该得到重视,并加以完善。以取消午托午餐为例,有些镇街为了增加公办小学学位供给,取消午托午餐来腾出更多的课室。但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对这种降低公共服务质量换来学位的做法并不认同,有些人甚至因此干脆放弃申请。
 
  这些细节,虽然在内涵上不属于积分入学改革的范畴,但也直接影响到积分入学制度设计的初衷。建议政府考虑在完善改革中加以解决,多寻求一些政策上的突破和创新,敢于啃硬骨头,为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多提供一些公共服务的亮点支撑。
 
  ■记者手记
 
  用心打造持续深度的信任
 
  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东莞积分入学政策推行的8年,刚好是东莞经济转型的8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东莞经济发展速度在放缓中逐渐寻找到新的转型支点——摈弃依靠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单一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开始向依靠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为路径,以知识、资本和人才作为城市的核心支撑。
 
  可以说,积分入学改革对整个城市人口结构升级,提升城市的幸福美誉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到第8个年头,积分入学改革的探索已经不断成熟,社会对这一政策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后,积分入学政策也需要进入一个梳理、细化和提升的过程。尤其是比照东莞城市发展的实际,制定出更有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决策。
 
  就在上周,广州市连发教育重磅文件,将在新区大量新增中小学,中心城区的名校资源也将逐步向新区覆盖,多所名校高中已经开始改扩建初中部等。广州的整个政策设计,均是围绕未来城市的空间发展,来扩充基础教育的容量和质量。
 
  东莞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无论从产业承接能力还是创新活力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经历长时间探索积累的教育政策,东莞更应着眼城市核心竞争优势的角度,有意识地进行重新认识和统筹规划。
 
  当前整个珠三角地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都具有强烈的人才引进需求,积分入学政策早已不是东莞所独有。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基础性公共服务是否精细周到,将成为影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
 
  改革行进,路漫漫其修远兮。
 
  改革改到一定程度,必定指向最难之处——如何让参与这座城市建设的人,留下来,留下深度持续的信任,是最大的挑战。(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