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布7家市属公立医院“家底”
昨日,东莞市卫生计生部门公布了7家市属公立医院“家底”。数据显示,2014年东莞市医管中心曾对市属公立医院清产核资,7家医院共有资产56.80亿元,负债19.56亿元。“负债率在正常范围,不存在资产流失问题。但在资产核资过程中也暴露了医院的内部控制及基础工作规范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已及时进行整改。”东莞市医管中心还表示,今年起,东莞市属公立医院将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严控医院成本,严禁市属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7家医院
不存在资产流失问题
“这几年市政府加大投入,大力推动市属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工程,但是,相关配套工程及配套设备的购置仍需要医院自筹资金解决,部分医院经营压力仍较大。”东莞市医管中心组建之初,为了弄清东莞7家市属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状况、资产负债情况,于2014年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全面的清查,其间共派出七个工作组110多名专业工作人员到医院现场,最终提交了7家医院的清产核资报告。
东莞市卫计局表示,通过清产核资,基本摸清了市属公立医院的家底。医院运营状态良好,负债率在正常范围,不存在资产流失问题。不过,清产产核资过程中也暴露了医院的内部控制及基础工作规范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医院存在部分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造成账实不符。市医管中心针对每家医院存在的问题均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及时整改,提高医院财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确保市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安全。
举债发展
可能出现医疗资源重复
东莞市一市属医院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医院负债大多都是用于基础建设方面,比如新建、扩建门诊部、住院楼,改建病房以满足业务需求等等,这部分占了较大比重。另外,大型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占了一定比例。通过清产核资,东莞市医管中心也明确了7家市属公立医院的负债主要是2013年以前年度的银行贷款,主要是投向医院基础建设工程。如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第五人民医院由于新医院建设工程向银行贷款等。
东莞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对医院债务承担的部分也在逐步落实,减轻了医院的还贷压力,医院的负债率逐年下降。
对于东莞公立医院举债发展,业内也有反对声音,有公立医院负责人就表示,比如大型设备的购置、规模扩张等都是医院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决定,可能出现区域内医疗资源重复,导致医疗市场无序竞争。
对此,东莞市医管中心称,下一步要根据东莞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布局、配备设备,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还将规范大型立项审批,严控医院成本,严禁市属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对50万元以上的工程,事先进行可行性论证;投资规模超过200万元的工程,还需向市发展和改革局提出申请立项,严格审批。(记者 肖佩佩)(来源:南方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