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为莞企发展提供新机遇
上周,媒体刊发了一组东莞援建新疆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以下简称“三师图市”)的系列报道,在以东莞牵头的广东援疆资金的覆盖下,三师图市的城镇化率提升超过20%,目前15个团场已经完全实现基础设施的城镇化标准。无论是从媒体的描述还是图片的展示,都能看到三师图市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大大改善的塞上江南新景致。
此外,东莞还创新实施了“飞地人才”的柔性援疆计划,大量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加入后,智力援疆发挥的“种子效应”,增强了三师图市教育医疗水平,百姓的获得感更加强烈。
2011年,国家开展新一轮十年对口援疆战略,并提出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两大新命题。十年过半,在通过直接投资“输血”,已基本完成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城镇化后,如何使得受援地从根本上增强“造血”机能,产业援疆即是破题之匙。以广东援疆的“最大亮点”兵团草湖200万锭工业园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为例,在5至8年产业园全部达产后,将带动全产业链的产值达到500亿元,相当于再造五个三师图市。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居民就业以及生活改善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如果把草湖产业园这样的巨无霸比作一轮“月亮”的话,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吸引来的一批中小企业就是满天“星星”,西部在发展中,同样需要他们的力量。
我们看到,助力产业援疆的企业中,既有东实、以纯、易事特、入世丰这样的大型知名莞企,也有像梁玉红、彭永建这样勇于挑战的中小企业家。从新型工业化到当地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这些产业项目,与三师图市的农业、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优势资源相对接,促进当地农副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还传播了沿海地区的商业理念和现代文明。这些作用,都是以往单纯的“输血”式援疆难以达到的效果。
而对莞企自身来说,“到西部去”也意味着新的历史性机遇。7月26日上午,东莞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数据显示,东莞外贸出口形势趋紧,上半年全市出口2702.3亿元,下降6.7%。近几年,作为我国“外贸风向标”城市的东莞,大量企业一方面面临着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外部政策环境趋紧;另一方面则面临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传统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弱化。
在这种情况下,莞企将部分订单和产业向土地、劳动力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新疆转移,同时搭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通过各国大通关的合作机制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开拓沿线国家新兴市场,无疑是恰逢时机。这也需要政府的牵线搭桥和配套政策引导。具体成效虽不在一朝一夕,但可以预见,此路径将成为东莞发展的新动力,并有望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为国际经贸注入新活力。(记者 郭文君)(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