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朗科技定位为"柔性化生产系统提供商" 开体验店铺

消费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07-19 08:24:33
  “只有给钱的人才知道,转型有多难”。从事传统制衣行业20多年的王大孟感叹。他是广东比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比朗科技”)董事长,三年前开始关注服装定制市场,至今共投入1000万元研发服装定制系统,并推出男装品牌,“现在不能说成功,只是有效果可以呈现,一步一步来,每一块钱都很珍贵”。
 
  公司依托于东莞文华制衣厂进行生产。这一老牌制衣厂于19 6 7年成立,行业经验丰富,积累很深。而比朗科技更多是对行业信息化的整合,通过定制系统连接前端客户及后端生产师傅,半小时出产品,为客户提供一人一码的定制服务。
 
  制胜法宝:
 
  前端APP,后端为智能系统
 
  传统制衣行业现在面临严峻挑战。国内人工成本上涨、订单减少,东南亚制造市场竞争,过惯好日子之后,要转型就必须下定决心。高端定制是转型路线之一,但国内定制市场早在上世纪就开始出现,此番搭上“互联网+”的定制,从2015年火起来,包括衣邦人、量品、爱斯达等品牌都是其中竞争者,至今仍未有人能独占鳌头。
 
  有别于美女上门量身、套码定制等模式,王大孟的突破点在于定制系统的开发。前端为客户下单A pp,后端为智能纸样系统,“我是做产品出身的,深知只有好产品才能留住客户,我们做到一人一码”。
 
  登录比朗科技的客户端,客户可以先选择一件衬衫,系统会出现至少4种不同的领型供选择,接下来还会列出3款袖口作参考;而“西装”外套则从领型、下摆、纽扣数、内里颜色,甚至到裤腰的褶子数量细节都包括在内。而一旦客户选择结束,输入数据并确认后,数据将被传输到智能纸样系统,激光设备剪裁面料,随后手工缝制。
 
  为此,比朗科技聘请专业IT人员编写系统,在广州建立专门的办公场地,经过三年多的开发,终于在去年10月上市。当时是1.0版本,体验感有待提升,所以公司方面并没有大力推广,订单量也不高。“我们希望一开始就有好印象,互联网变化快,没有人会留下帮你慢慢体验。因此体验感更好的2.0版本将在7月期间上市,安卓、苹果系统都有,才能进行大规模推广。”王大孟表示。
 
  数据输出:
 
  师傅无需剪裁,只需缝纫
 
  南都记者现场对比两种系统的操作,2.0系统将选择置于同一页面,不需要来回跳动,而且3D立体效果更加明显,而基于iPad的系统,定制衣服的款式有更多选择,还有特殊体型等选择,由门店的专业人员操作使用。
 
  “也有人质疑半小时做好一件衣服的可能性,上一次媒体采访已经现场检验过了,完全可行”。王大孟介绍,后来在现场测量,工厂师傅马上就能做出来,现场人员也觉得惊人。“一件衣服半小时可以做出来,是因为数据直接输出剪裁,师傅只需要缝纫。不过如果面对一次性几万件衣服,就可能存在压力”。因此,为了迎接可能突然猛增的订单,公司与另外两家工厂建立联系承接订单。
 
  在这里,比朗不只是做衣服,而是将自己定位为“柔性化生产系统提供商”。产品并不是公司的主要方向,而是为企业提供系统服务。王大孟介绍,“假如其他品牌要做定制,我就把研发好的系统输出给他,收取平台流量费用,按件收费。如果你能够将衣服订单交给我们工厂,那么系统会免费输出”。目前系统已经在马来西亚与一家名为“M yShirt”的品牌进行合作,输出系统,订单在比朗的工厂生产,随后邮寄到客户手中。
 
  商业模式:
 
  线上接单,线下加盟店也有提成
 
  除了生产模式的改变,在商业模式上,比朗科技也在寻求突破,不再单纯开实体店,而是线上与线下互动结合。目前,比朗科技的总部位于东莞南城胜和广场,虎门体验店已开店,上海体验店筹备中,预计7月开张,徐州、长沙、深圳均进入后期洽谈,将开设线下加盟店。
 
  王大孟解释,按照城市定位,一个城市一家加盟店。这一个城市所有的线上订单,加盟店都能够获得提成,如线上订单共250万,如果提成10%,那么线下店就获得25万的收入。如果城市体量大如上海,就按照区来划分。“我们要通过线下的引流,积极推动线下加盟商提供量身服务(线下量身比线上更加精准),将消费者带到线上去,全网统一价”。此外,今后利用比朗系统的品牌商,也可以将产品放置到比朗的加盟店内,形成品牌集合模式,共同推广。
 
  尽管互联网色彩浓厚,但是王大孟不认为比朗是纯互联网企业。准确来说,应该是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整合消费者前端及生产流程的后端。
 
  老总留声
 
  “我们花了1000万投入系统,已经很吃力,但如果大企业就是轻松,也就是说没有资本介入,靠自己来做的时候,很难的。东莞制造升级靠企业自身很难,没有平台、没有资源很难”。王大孟感叹,“转型难不难?难,开支大,回报少,每次发工资时就头痛,天天都想着创收。只有给钱的人才知道,转型有多难”。
 
  但是不转型,那真的只能等死一条路,所以想活只能转型。“别人说我做工厂,搞得像IT人员那样。现今,很少有企业肯投入自己的资金去专门研发一样东西”。王大孟坦言,现在用的是自有资金,能够保证1-2年资金不会断裂,但有资本进入就更好,而没有资本,只能慢慢做。
 
  而为了接触一线消费市场,及时更新信息,避免闭门造车,他整天看年轻人看的东西,自媒体、电影、卡通片都看,“你不去学习怎么办?去年就学习了英文500多节课,一天两小时,因为生意做到外面不懂怎么行?不懂就会停留在以前的生产上。做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是要去做”。(来源:南方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