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前汛期降水较多 龙舟水年景或偏大
3月25日,东莞市召开2016年水务与三防工作会议,总结部署了“十三五”主要目标并作了2016年工作安排。根据最近省、市三防形势会商分析意见,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将可能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会上,东莞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今年形势会商情况通报,预计2016年东江干流洪水比2015年大,主要站点年最高水位比2015年高。汛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前汛期降水较多,龙舟水年景可能偏大。
东莞提前近一个月开汛
广东省防总会商认为,2016年广东省天气变化异常复杂,三防形势十分严峻,发生流域性洪水概率较大。尤其是今年龙舟水属于偏大年景,5月至6月降雨偏多。
东莞市三防部门预计,2016年东江干流洪水比2015年大,主要站点年最高水位比2015年高。汛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前汛期降水较多,龙舟水年景可能偏大。进入3月份,连场大面积的暴雨标志着东莞市提前近一个月开汛。
东莞市三防部门监测数据显示,1至3月,东江流域平均降雨量488mm,较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12%,其中1月份偏多684%;东江干流的博罗水文站2016年1月、2月平均流量分别为941m3/s、964m3/s,均是多年平均同期值的两倍多。
值得留意的是,登陆或影响我省的台风数量接近常年的4至6个,并伴随有1至2次较严重的风暴潮。台风西行路径概率较大,登陆点以珠江口及以西地区为主,初台、终台时间偏晚。其中,6月0至1个、7月1至2个、8月1至2个、9月1个、10月1个,秋季台风强度不可小觑。
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科表示,东莞市将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和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提升重大险情应急处置和通讯电力保障能力,提高重大项目防汛防台风安全标准,全面排除安全隐患,加强防洪工程、边坡建房、野外作业、在建工程等重点对象防汛安全管理。
水务局负责人指出,必须全面落实防汛备汛各项工作,认真总结梳理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督促有关单位落实整改。进一步做足做细预测、预报、预警工作。要加强会商分析,及时将会商意见上传下达。
与此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宣传防汛防台风知识,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知晓避险技能。
“十三五”期间引西江水入莞
会议还透露,眼下东莞九成用水来自东江,水源单一,“十三五”期间将引西江水入莞,初步形成“双龙吐珠”水源新格局。系列行动包括:加强东江水源保护,建成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工程;基本建成江库联网工程,进一步优化全市供水格局;基本完成珠三角水源配置工程东莞供水项目。
今年,同沙水库和松木山水库联通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总设计,2017年施工建设,2020年前建成。同时,建设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一期工程,今年内施工建设,2020年前建成。
此外,今年东莞将加大老旧供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力争年内改造老旧管网500公里。推进二次供水监管,优化监测点设置,在已布设500个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点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增500个二次供水监测点,进一步提升供水水质。
完成全市易涝点排查统计
目前,东莞已全面铺开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投资27.44亿元的一期400公里已启动建设,17个项目已进场施工。投资26.05亿元的11家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正在推进,石碣沙腰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并通水调试。
城市内涝整治上,今年将完成全市易涝点的排查统计,制订全市内涝整治方案,推进易涝点整治。重点推进东城下桥河片区内涝整治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内完成投入使用;推进南城23个轻微易涝点和5个严重易涝点的整治工作。
在黄沙河流域开展海绵城市示范区试点,选定条件好的村居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村建设,做好申报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准备。(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