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存款余额达10136亿元
日前,东莞市金融局向记者透露,东莞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步伐,东莞市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全市金融业发展在规模、实力、推动产融发展等方面跃上新台阶,2015年,东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02亿元,同比增长8.5%,比GDP增速高0.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4.5%提高至6.4%,成为增速较快的行业之一。
据东莞市金融工作局透露,东莞市金融业发展与广深等一线发达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压力大、创新力不够等方面。今年,东莞市金融工作将在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推进产融结合、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制定P2P行业监管办法等方面发力,深化东莞金融业改革。
存贷款增量居全省地级市前列
2015年,东莞的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东莞市金融局数据显示,2015年末东莞全市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9969亿元和5981亿元,比去年初增长6.12%和7.42%,延续近年来贷款增长快于存款增长的趋势,存贷款增量分别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和第二位。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6年1月末,东莞的存款余额高达10136亿元,存款余额重回万亿以上,东莞成为继苏州、佛山、无锡之后全国第4个存款规模达到万亿元的非省会地级市。可见,在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东莞金融业的总体运行稳定,东莞“金融绿洲”的本色不变。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相关人士透露,东莞要抢抓机遇,金融改革创新要有新突破。今年将结合东莞外向型经济发达、产业基础扎实、地方金融发展基础较好的比较优势,加快地方金融发展;构建与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金融开放体系;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引导和承接自贸区金融服务业的辐射和转移,并主动围绕珠三角金融圈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吸引更多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
2015年,东莞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2015年,东莞全市新增上市企业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达32家,2015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总市值超2500亿元,占2015年东莞GDP的比例接近40%,是2011年的4倍。至2015年末,在全国股权转系统挂牌的企业有63家(当年新增49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通过协议转让、做市转让实现融资4亿元。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超300家。
东莞市金融局资本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东莞有107家上市后备企业,已申报材料到证监会有12家企业,1家企业已过会,其余大部分企业都已完成股改或正着手积极推进股改。可见,东莞已形成企业上市的后备梯队。
为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东莞在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方面有新举措。东莞市金融工作局相关人士提出,除了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引导和服务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外,将修订完善东莞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股权投资机构在莞集聚发展;加强对企业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的辅导,引导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等创新融资工具进行融资;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将建综合防控金融风险体系
去年,东莞市出台《东莞市地方金融稳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5亿元地方金融稳定专项资金,用于协助辖区内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法人企业按时转贷,及企业申请垫付贷款利息、企业重组等资金服务。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提出,今年在用好市级金融稳定专项资金的同时,指导个别条件成熟的镇街设立镇一级金融稳定专项资金,防范企业资金链风险诱发社会不稳定问题;抓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探索建立地方监测预警制度,推动信息资源依法互通共享;研究建立金融业风险信息监测和风险问题应对处置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大中企业资金运行情况的预警监测、形成风险处置预案和流程。
此外,新生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备受了关注。近年来,东莞的互联网金融也迎来蓬勃发展,据东莞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东莞互联网金融类型的企业多达50家左右,其中,从事P2P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超过30家,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P2P平台超过10家。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东莞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面临着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因此,东莞市金融局透露,今年将探索制定对P2P网络信贷的行业监管办法,形成综合防控金融风险的新格局。
数读
东莞金融大事记
●2015年,东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02亿元,同比增长8.5%,比GDP增速高0.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4.5%提高至6.4%。
●2015年,东莞全市各项存款余额为9969亿元,比年初增长6.12%,存款增量位列全省地级市第1位。
●2015年,东莞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5981亿元,比年初增长7.42%,贷款增量位列全省地级市第2位。
●截至2016年1月末,东莞的存款余额高达10136亿元,存款余额重回万亿以上,东莞成为继苏州、佛山、无锡之后全国第四个存款规模达到万亿元的非省会地级市。(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