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成纵论山、水、城、林四篇文章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11-25 12:00:10
  袁宝成纵论山、水、城、林四篇文章
 
  一座工业城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无疑,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东莞为中国工业城市群提供了一个别样、鲜活和可复制的样本。也正因此,大会主办方对东莞发言顺序做了精心安排。据悉,除了主办城市安徽宣城外,东莞成为大会首个发言的城市。
 
  袁宝成指出,东莞把生态环境当作投资环境、发展环境和居住环境的重要要素来对待,努力实现环境容量饱和基础上的绿色崛起。具体来说,全市森林建设主要努力做好四篇文章:
 
  论山:建成绿道955.9公里
 
  做好山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添绿。早在1999年,东莞就提出建设生态绿城,从追求森林经济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全面封山育林。从2003年起,累计投入23.8亿元对国有集体林场进行整治,恢复其生态功能,建设了总面积达357.6平方公里的14个森林公园,并全部统一对外免费开放。
 
  为了优化美化这些森林公园,每年投入1200万元推进林相改造。同时,投资14.8亿元建成绿道955.9公里,将各大森林公园旅游景点及兴趣点200多个有机串联起来。
 
  论水:全市建成湿地公园14个
 
  做好水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塑魂。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建成湿地公园14个、总面积1400多公顷,形成了一批以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城市“绿肾”,并探索出多种不同的建设模式。
 
  华阳湖湿地公园建成后,吸引了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在周边落户,公园附近土地租金增长8倍,华阳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约500万元,村容村貌村风有了很大改善。此外,东莞生态园湿地景区成为珠三角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环境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
 
  论城:全市建成生态景观林带251.8公里
 
  做好城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增景。按照“绿道穿城”的要求,在市内道路推广植树养花,形成高绿量、多物种、全覆盖的道路生态景观,打造出东莞大道、松山湖大道、水乡大道、环莞快速等城市绿色名片,全市建成生态景观林带251.8公里。
 
  目前,全市共有休闲游憩绿地1287处,近3年累计新增222处。三是积极探索推行园林市场管养。东莞是国内首个试水园林绿化管养市场化的地级市。市区、各镇街中心区园林绿化养护基本实现100%市场化,养护成本比改革前降低10%到15%,养护质量明显提高。
 
  论林:每天投入2亿元保护建设生态
 
  做好林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加劲。建立完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市政府每年投入生态建设和保护资金超过2亿元,各镇街每年造林绿化资金不得低于财政支出的1%,在省、市财政对全市37.5万亩生态公益林给予每年每亩40元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基础上,再对全市31.5万亩农村非经济林地给予每年每亩100元补贴,补偿标准走在广东省前列。
 
  记者:请问市长,您如何评价这块沉甸甸的牌子?
 
  袁宝成: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东莞拿到国家森林城市了这块牌子,为我们继续推进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记者:东莞经历了怎样的“创森”历程?
 
  袁宝成:纵观世界上一些欧美工业发达国家,都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东莞的发展同样经历了类似问题。作为中国的一座制造业城市,能不能解决好污染问题,能不能还公众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环境,东莞用自身实践回应了这些担忧。
 
  回顾整个“创森”历程,从1999年东莞提出建设生态绿城开始,历经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努力,我们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公,到了今天终于拿到国家森林城市这块牌子。
 
  记者:“创森”之后,接下来,东莞如何推动绿色发展?
 
  袁宝成:水、空气、环境的治理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今天拿到了牌子,并不代表我们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就全部实现了。可以说,拿到牌子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契机,今后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扎扎实实努力工作,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
 
  接下来,我市要努力维护好这块金子招牌,各项工作要求要更高,付出努力也要更多,力争每年都有新变化,每年都有新气象,再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推进,让东莞城市更漂亮、生态更优良、经济更、社会更稳定、人民生活更幸福。
 
  链接1:声音
 
  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东莞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巩固、拓展和完善森林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森林公园体系、湿地公园体系、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廊道、水旁、村旁、路旁的绿化,通过努力实现森林进城、公园下乡。
 
  ——东莞市林业局局长胡炽海谈东莞成功“创森”后下一步的计划和打算
 
  一座工业城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无疑,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东莞为国内工业城市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真实的样本。东莞带来的启示是,通过坚持不断的大力整治,工业城市可以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能够让城市里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二是要汲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走上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于宁楼点评东莞“创森”启示
 
  链接2:何谓“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以下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截至2014年,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5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130多个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森林城市建设成为林业发展的又一引擎。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极大地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成为全社会办林业的有效载体。据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介绍,全国58个国家森林城市,在“创森”的头3年,年均新增造林约占市域面积的1%,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市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都在98%以上。
 
  链接3:数看东莞“创森”
 
  东莞林业:
 
  林业用地面积——89.9万亩
 
  森林覆盖率 ——37.4%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3平方米
 
  市域生态控制线—1103平方公里
 
  创森建设:
 
  森林公园—14个,23.83亿元,357.58平方公里
 
  湿地公园—14个, 15.5亿元,14.23平方公里(备注:湿地公园14个为最新数据,工作报告中湿地公园13个为截止2014年12月数据)
 
  休闲游憩绿地(公园广场)——1287处
 
  生态景观林带(5条)——251.82公里
 
  水源涵养林改造——3103.54公顷
 
  财政投入:
 
  创森投资总额 ——33.53亿元(2012年~2014年)
 
  生态公益林补贴——37.5万亩,40元/亩/年
 
  农村集体非经济林补贴——31.5万亩,100元/亩/年
 
  镇村森林公园建设——5.4万元/公顷
 
  链接4:
 
  东莞“创森”大事记
 
  2012年12月26日,我市召开绿化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会议提出计划在林业生态建设上更上一层楼,于2015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3年1月,东莞"两会"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打造美丽东莞。
 
  2013年1月8日,全市召开林业工作总结会议,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2014年1月2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东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015年1月10日,东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市组织开展“东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民意调查与签名活动”,共收回市民调查问卷1060份、市民支持签名2176份。民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100%市民支持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5年1月13日,我市召开全市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我市创森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分析新常态下全市造林绿化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主动谋划新常态下造林绿化重点。
 
  2015年5月26日至27日,省长朱小丹率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考察我市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国有林场改革情况,充分肯定我市在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中决心大、力度强、工作务实、成效显著,并提出要把绿色化作为广东永续发展战略。(来源:东莞阳光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