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六五”普法工作获充分肯定
今年是全国“六五”普法的终期验收之年。昨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组组长蔡伏青率第三检查组一行,对我市“六五”普法情况开展检查验收。
在东莞市“六五”普法终期检查验收工作会议上,蔡伏青表示,东莞的“六五”普法工作各项指标落实到位,并当场反馈“综合评定是‘优秀’”。市领导姚康、邓志广、潘新潮、李满堂等出席此次工作会议。
“六五”普法累计投入2.45亿元
姚康在会议上介绍,全市各级普法责任单位坚持以宪法为核心,深入宣传各项法律法规知识。
统计数据显示,“六五”普法以来,全市各镇街、各部门累计投入法治宣传教育经费2.45亿元。5年来,其中市级财政安排普法专项经费1.85亿元,镇街财政安排5785万元。平均下来,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我市每年市镇两级财政普法经费不少于4000万元。编印了各类法治宣传资料5709万份,制作播放法治公益广告787万条/次,发送普法短信548万条;以“法律六进”为载体,举办各类法治讲座84513场次,直接参与听课人数达1095万人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42862次,组织各类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大型法治宣传教育活动9951场,参与人数超过1881万人次。
在全市各大公园、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建成130个法治宣传长廊,每季度更新一次十版挂图。在全市590多个村(社区)以及工业园区、农民公寓等设置专门普法宣传栏,每季度编印4800套四版法治宣传挂图张贴,将法治教育渗透到群众生活。
不同重点对象普法重点不一样
姚康指出,“六五”普法以来,我市根据领导干部及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管理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村(居)民等不同重点对象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带动了全民学法用法的有效开展。
据统计,5年来,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共开展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1517场次,参加人数23230人次。依托干部网络培训学院开辟公务员学法和考试专题网页,每年组织市镇(街道)两级2万多名公务员参加网络学法培训和考试,进行实时监督。
在全市557所中小学推进“校园法苑”建设,并自2012年起,利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学生4万多人次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轮训。在普法过程中,我市还注重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遵法守法意识。
此外,我市还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并成功创建了1个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4个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5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与27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各项指标落实到位评定优秀
昨日,省检查组先后实地检查了南城阳光实验中学的青少年普法工作,东莞广播电视台的空中普法基地与长安镇的普法工作,并翻阅了我市的“六五”普法工作档案,听取了全市的“六五”普法工作汇报。
蔡伏青当场给出反馈,“东莞市的“六五”普法工作有亮点、有特色、有经验,对照“六五”普法检查验收的数十项指标,东莞的各项指标落实到位,综合评定为优秀。”
蔡伏青总结说,东莞的“六五”普法工作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高位谋划,普法组织工作保障有力;二是,注重创新,手段多样,亮点纷呈,尤其是一镇街多品牌的打造与媒体宣传力度强大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三是重点突出,除重点人群重点普法,还做到了普法与文化并重,普法与用法并举。
不过,蔡伏青也指出,虽然东莞的“六五”普法工作力度很大,成效显著,但推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他建议东莞要认识普法的长期性与重要性,因为普法工作是一项软工作,工作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所以要贵在坚持,追求长效。(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