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垒台 开启“五年大发展”新局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12-28 09:50:40
  西衔广州、东接深圳。3年前,东莞“投子”未来,84.1平方公里的滨海湾新区自此诞生。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3年后,倾全市之力,新区交出第一份“答卷”,“五纵一横”交通路网今日竣工通车,“新纸”绘出“新画卷”;威远岛、沙角半岛土地整备工作加速推进,“旧纸”加速释放新空间。三年打基础成效显著。
 
  向海而生,千帆竞发。环视大湾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湾区内城市纷纷环湾而进,向海出发,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集群提升发展能级的竞技场。
 
  新时代,新使命。携东莞40余年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时代机遇,滨海湾新区将高标准开启“五年大发展”新局,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动新区以超前的视野、国际一流的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代表“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和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驱车行驶在新区交椅湾板块的多条主干道上,崭新的路面上“智慧灯杆”一闪而过,交椅湾板块道路一路畅通。
 
  今日,振海路、兴海路、中海路、华海路、东海路和滨海湾大道“五纵一横”道路竣工通车。该交通路网全长约15公里,总投资约20.7亿元。从无到有,立柱架梁。“三年打基础”的滨海湾新区如期交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格答卷。
 
  “施工阶段,恰逢雨季。为加快施工进度,加大设备投入,增加施工人员,‘两班倒’施工作业,在规定的节点时间内完成了施工任务,为后续的管廊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站在兴海路上,兴海路工程项目经理刘征表示。
 
  “五纵一横”道路建设的完成,实现了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市政道路从无到有的转变。同时,也为OPPO、正中、欧菲、紫光等企业进驻以及其他周边地块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领导带班制、管理人员轮班制、现场工人24小时作业制,确保工程全面快速、有序推进。”在滨海湾大桥的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磨碟河入海口处,滨海湾大桥今年4月打下第一根桩,提前半个月完成主墩桩基,近日大桥主墩基础承台开始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新区“加速度”一直在提速。
 
  俯瞰地图,如果不走沿江高速,交椅湾与沙角半岛两大板块的“割裂”状态明显,车程将超过半个小时。大桥建好之后,行驶时间可以缩短至几分钟,其提高新区内联外通的作用可见一斑。
 
  上下同欲者胜。今年7月,滨海湾新区出台了掀起“六个高潮”的1+6+1实施方案,从战略谋划、环境提升、土地整备、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执行力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详细制定了实施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以战时状态吹响了新区掀起新一轮开发建设高潮的号角,全面推动滨海湾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百日攻坚。10月12日,在新区揭牌三周年之际,滨海湾新区开展“党建引领 百日攻坚”主题党日活动。新区开启百日冲刺。
 
  在“百日攻坚”收官阶段,滨海湾新区管委会高标准、高质量交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格答卷”,为东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质交通”城市贡献新区力量。
 
  作为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的新引擎,交通网络对于滨海湾新区的发展以及链接湾区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年打基础,“经脉”畅通,在“双循环”格局下,滨海湾新区迈开“五年大发展”的第一步,产业空间的重组、再塑和延伸,及创新载体的布局、规划和呼应由此开启。
 
  此外,按照已公布的规划,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作为东莞市中心与滨海湾片区的市域快线,将在滨海湾站接驳深圳20号线,打通深圳空港新城与滨海湾新区的轨道连接,广州地铁22号线也规划在滨海湾站汇集,加速优质生产要素在新区汇聚。
 
  记者从滨海湾新区管委会获悉,《东莞滨海湾新区促进资本招商扶持办法》《东莞滨海湾新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等两份政策性文件已于日前正式公布实施,加速现代产业体系多方面生产要素的汇聚,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洼地和政策价值高地。
 
  这是滨海湾新区持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打造高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的“1+2+1”产业生态,进一步助力滨海湾新区加速营造全国最优、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今年9月,滨海湾新区总部基地揭牌,推出“6个10条”首批政策大礼包,建立了完备的招商引资配套体系。针对总部经济、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基建等6大方向推出一系列实打实的“硬核政策”和“超级红包”。
 
  “我们的政策创新,是面向企业需求、面向市场、面向开放的创新。”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在“6个10条”政策发布时表示。
 
  三个“面向”,释放出滨海湾新区政策创新的“接地气”、顺应市场变革、科技变革、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并以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的战略目标,抢抓“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的强烈信号。
 
  同在9月,全球先进制造业招商大会召开,滨海湾新区再次迎来“高光”时刻,签下OPPO芯片研发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OPPO全球总部、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及综合创新示范项目等4宗项目。
 
  近日,记者走访滨海湾新区,OPPO智能制造中心、欧菲等多个工地的建设正酣。如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2020年度投资计划8亿元,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169010万元,完成率211.26%,超额完成投资任务。
 
  与此同时,重大科研平台开始汇聚滨海湾新区。“正中科学园项目将建设成为集前沿科技创新、科创服务赋能、高端人才汇集、国际交流合作为一体的世界级智慧科创社区。”在建设工地现场,正中科学园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项目总投资额83亿元,规划建设科学中心承载公共实验室、共性技术平台、国际学术交流、科技成果展示等科创功能;规划孵化器、加速器、GMP车间、5A研发设计、企业总部等企业成长生态空间,力争引进科技企业、研发机构、中试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联合体。
 
  无论是OPPO、vivo、紫光、欧菲等龙头项目落地,还是重大科研平台的集聚发展,均是滨海湾新区立足构建“1+2+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包括芯片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产业之芯”更是世界产业前沿的关键领域,对产业生态具有颠覆性作用。
 
  之于新区,滨海湾新区开启征战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步伐,五年大发展迎来良好开局。龙头企业带来“乘数效应”“雁阵效应”,包括科技孵化平台在内的日趋完善的产业配套及政策体系成为新区产业生态集聚发展的肥沃土壤。
 
  “对于滨海湾新区而言,与科技创新资源相适应的营商环境的打造,将加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指出。接下来,滨海湾新区将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加速推进,以最优的营商环境来迎接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招商。
 
  之于东莞,作为引领东莞未来30年的发展引擎,一批省市重大产业项目的落户、开工建设,将辐射带动东莞市的关键技术攻关及上下游企业的配套,促进产业链条全面发展,助推东莞在大湾区时代的更高层级发展。
 
  之于湾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落子滨海湾新区,对于带动、加速湾区生产要素流通,助力湾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绿草茵茵,新栽的红树林幼苗迎风而舞,白鹭轻点水面,继而展翅滑翔……在新落成的交椅湾板块的东宝公园茅洲河畔,记者近日见到上述场景。昔日无人问津的滩涂地,已然化身为可以供市民休闲游玩的打卡地。
 
  滨海湾新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打造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作为滨海景观活力长廊的第一颗“明珠”,东宝公园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90亩,总投资约1.75亿元,将高标准打造滨海湾新区海岸带综合示范区首个示范项目。
 
  在建的滨海湾大桥将于2022年4月竣工,是滨海景观活力长廊的重要节点,这座国内跨径最大的独塔扭索面斜拉桥寓意着“丝路明灯、玉兰花开”,届时东莞市花“玉兰花”将临海绽放。
 
  湾区时代,群雄竞逐,新区将生态摆在极其重要位置,以城市品质为着力点支撑未来高质量发展。
 
  作为东莞唯一山、水、海融为一体的区域,滨海湾新区将依托生态本底,打造“1+3+5+10”的公园体系,形成串联“山海河林田”的景观长廊,同时规划建设约1000亩湿地公园。
 
  与此同时,威远岛板块土地整备工作全面加快,今年底完成湾区大学首期土地整备工作;沙角半岛板块土地整备吹响号角,全面启动深茂铁路、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停车场、东湾大道等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滨海湾新区以城市更新释放发展空间,以“空间响应”推动“资源响应”。
 
  环顾世界三大湾区,无论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还是东京湾区,在经过港口经济、工业经济,乃至第三产业等多轮的产业转型之后,最后无一不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并以此建设高品质、优质的生活圈。
 
  大湾区时代,生态环境竞争力已经成为区域总体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更有利于吸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更有利于集聚创新要素。
 
  去年6月21日,《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正式获批。以《总体规划》为行动纲领,滨海湾高起点高效率推进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各项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同步编制、同步协调,一年多时间即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确立了“一廊两轴三板块”空间格局。
 
  其中,“一廊”即滨海景观活力长廊,依托40多公里沿海岸线,打造既展现深厚历史积淀、壮美海岸线景观,又具备承接国际马拉松、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的空间,塑造东莞向海转型的新地标、湾区滨海岸线的新典范。
 
  生态建设勾勒出滨海湾新区的未来城市画卷,饱含着东莞对“未来城市”形象的期待,更成为东莞谋篇布局,滨海湾新区全力推进,以城市品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板。
 
  如果把时间轴拉回到19年前的2001年,探入松山湖高新区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彼时的东莞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亟须迈上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
 
  如今,松山湖高新区已崛起为东莞乃至全省的创新驱动发展高地,未来更将跨入从“园”到“城”的巨大转变,携手深圳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腾飞在即,未来可期。
 
  东莞这座城市成长的历程,松山湖高新区成为东莞谋求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举措,立足未来,3年前设立的滨海湾新区则成为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新引擎。
 
  打造改革开放创新的新高地、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践行国家制度型开放的示范区、塑造东莞“未来城市”形象的展示区……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使命踏上新征程。
 
  9月底,《关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推动南部各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审议通过。《意见》提出,虎门、长安携手滨海湾新区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南部临深9镇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与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
 
  今年10月,滨海湾新区再迎重大机遇。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作为东莞距离深圳最近的重大战略平台,一河之隔的滨海湾新区和虎门、长安携手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与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滨海湾新区将成为东莞加快对标深圳经济特区的“桥头堡”。
 
  纵观世界湾区发展,向海而生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江大河的出海口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区域,世界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
 
  正在崛起的滨海湾新区三年时间打下坚实基础,正迎来五年大发展的新阶段。接下来,滨海湾新区将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契机,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动新区以超前的视野、国际一流的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代表“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和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为东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出新区贡献。(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