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9年“放管服”改革六大品牌行动方案》发布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11-08 10:21:38
  《东莞市2019年“放管服”改革六大品牌行动方案》发布
 
  今天(11月6日)发布的《东莞市2019年“放管服”改革六大品牌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小切口、大纵深、跨领域、重实效”为导向,以“企业群众有实惠、现实工作有基础、主题教育有成效”为原则,提出打造六项具有东莞特色的“放管服”改革品牌。那么,《方案》到底“抓住”了哪些“堵点”“痛点”,采取哪些措施,制定了什么目标?下面进行逐条解读。
 
  近年来,东莞聚焦企业在市场准入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持续简化手续,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连续三年在全省开办企业便利化评估中名列地级市第一。其中,东莞在全国率先研发“银政通”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以下简称“一体机”),将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到半个工作日内,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可以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探索不停步,改革再优化。《方案》提出,针对企业开办程序多、跑动多、耗时长,业务数据共享不及时,缺乏服务初创企业的金融产品的“堵点”“痛点”,总结一体机上线经验,完善商事登记接口系统,优化税务办理、公章刻制、社保登记和企业开户服务等业务流程,实现填报数据在各部门间互认共享。完善实名认证机制,运用大数据对业务经办人的办理频次、开办企业的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风险监控,加强对虚假登记违法行为的监管。完善一体机金融服务产品,对企业核心人员经营、纳税信息开展大数据分析,精准授信,实现“注册即可贷”,拓展企业创业融资渠道。拓展一体机在全市商业银行网点的覆盖范围。
 
  《方案》明确,至2019年11月底,整合优化社保等业务流程;2019年12月底,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在半天内,合作商业银行网点覆盖各镇街(园区);商业银行完成开发针对初创企业的金融产品。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是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
 
  针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业务分散,信息共享程度低,串联审批手续烦琐,业务办理流程、标准不统一等“堵点”“痛点”,《方案》提出吸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成果,规范标准化报装流程,将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有线广播电视等报装手续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同步完成相关设施建设,对竣工工程实行预验收与联合验收相结合模式。简化报装环节,精简申报材料,制定全市统一的报装流程和材料清单,推行容缺受理机制。推进报装服务事项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及各镇街(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整合分散设立的报装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提供“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在此基础上,按照“一键装”服务的工作思路,通过“互联网+”应用开发,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报装业务专区,实现线上一键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和实时查询的全流程电子化服务。
 
  《方案》明确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的时限:2019年底,用水方面优化为受理报装和验收通水2个环节(不含外线工程施工),时限不超过3个工作日,材料不超过3份;用电方面,低压非居民用户(小微企业)接电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含外线工程施工环节原则上不超过8个工作日。在2020年实现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用气方面精简为用气申请和接驳通气2个环节(不含外线工程施工),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材料简化为2份;排水方面5个工作日出具审批意见,部分通过企业承诺制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通信方面涉及外线工程的报装接入不超过15个工作日,不涉及的不超过5个工作日,材料简化为2份;有线广播电视方面报装接入不超过5个工作日(不含外线或分配网工程施工)。
 
  信用建设是“放管服”改革的基础性工作,针对信用联合奖惩覆盖面不足,制度执行缺乏约束力;部门系统尚未对接市信用联合奖惩信息管理系统,奖惩机制难以嵌入业务流程;信用数据的应用有待拓展等方面的“堵点”“痛点”,东莞打算通过“一网通”入手,补齐上述短板。
 
  《方案》提出,开展联合奖惩试点部门推广,重点落实生态环境、土地供给、政府资金、招标投标、评优评先等领域联合奖惩工作,梳理编制试点部门联合奖惩措施清单,按标准认定行业领域“红黑名单”,提供多种查验方式推进联合奖惩向试点部门行政审批流程嵌入。加快联合奖惩与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优先在平台全流程办理事项各环节嵌入联合奖惩,实现一网通查、应查必查、奖惩到位。研究开发个人信用分,构建东莞市个人信用评价模型,探索创新“信易+”惠民激励措施,对优良信用个人在行政服务、重点民生领域给予更多支持和便利。
 
  《方案》明确,2019年底,推进市发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联合奖惩试点工作;构建个人信用分评价模型。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已于10月9日对外开放,实现企业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针对民生服务的高频办理事项在多个部门办理窗口来回跑动、多次办理的“堵点”“痛点”,《方案》提出在全力建设线上线下办事大厅、标准化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基础上,以为群众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围绕企业开办、企业准营、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人力资源、文化体旅、卫生健康等领域,全方位梳理事项情形、材料清单,形成标准模块,研究推出若干“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实现一网集中展示、一个指南指引、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材料分审、一份档案集存、一次跑动办结。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进驻莞家政务自助终端,推动延伸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方案》明确,2019年底,推出企业开办、企业注销、港人投资、小食店开业、新生儿入户、本科人才入户、城市道路挖掘等首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
 
  针对惠企政策分散、庞杂,企业查阅、获取渠道不畅,政企信息不对称,政策落地困难;财政扶持资金申请手续烦琐、耗时较长,资金扶持不够精准到位;政策咨询、指引缺乏直接服务通道等“堵点”“痛点”,《方案》提出升级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汇集发布国家、省、市涉企法律法规、产业扶持、创新创业、财税金融等政策信息,搭建政策信息精准推送机制,打造企业政策宣贯、项目申办、绩效评价的立体空间,实现惠企政策“一站享”。
 
  一是享政策:建立“企业画像”数据模型,从企业开办起按其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精准、智能推送所需政策的信息、解读和评估等;按照行业、产业链和专业化服务等维度形成政策主题库供企业按需订阅查询。二是享资金:标准化搭建推送信息模板,按“简要条目+操作链接”的简练信息和“具体条款+申办通道”的内容,打通政策信息和申办扶持渠道,企业可通过信息链接、服务平台一键式申请相应扶持资金;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申报信息一次提交、多部门共享,减轻企业时间成本。三是享服务:建立政企直接联系服务机制,打造多层次的服务专员体系,线上线下为企业提供全程政策指引;企业可直接与政策制定部门负责人员反馈政策需求及建议,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方案》明确,2019年底,完成当前国家、省、市涉企政策的标准化汇编入库,通过平台分行业、分规模、分需求精准推送至企业,实现惠企政策一站尽享。
 
  不动产登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东莞不动产登记业务量一年超过了50万宗。过去不动产登记,企业群众吐槽环节多、重复审核、跑动频繁等问题。通过扎实推进改革后,目前东莞“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在办理便捷程度及电子化程度已领跑全国,房地产交易登记全流程的预售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预告登记和抵押权预告登记等业务办结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最快1个工作日。
 
  尽管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不动产登记服务还有很大的延展空间,针对不动产登记办理网点少,群众跑动次数多,提交材料多的“堵点”“痛点”,《方案》提出在复制推广“互联网+不动产”改革试点经验、全市推行全流程电子化审批模式(含预售房交易备案、按揭抵押、商品房首次登记、业主一手办证)的基础上,优化全市“不动产登记+金融”多网点服务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系统与银行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企业群众“跑一次”银行即可完成二手商品房抵押登记,颁发电子证照。推行“房税银”一体化便民服务,将一手抵押注销、二手商品房交易、抵押登记等业务授权给银行便民服务点申请、收件和办理,通过“房税银”三部门后台审批,并联办理,实现“一窗收件,当天放贷”。推行二手商品房业务联动办理,在群众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同时,共享相关信息和资料至民生服务部门,在供电过户银行多网点一窗办理的基础上,实现水、气、网过户关联业务的同步办理。 
 
  《方案》明确,2019年底,“房税银”一体化便民服务上线,实现与17家银行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商品房买卖合同登记备案业务线上即时办结;网签增量商品房转移登记和按揭转抵押登记线下多网点服务,1个工作日(力争1个小时内)办结出证,二手商品房业务联动办理服务延伸至水、气、网。(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