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厕所革命”向全域延伸

生活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07-23 10:37:11
  东莞“厕所革命”向全域延伸
 
  “兄弟镇街的社区都来参观,都赞公厕漂亮。”说起村里新建的几座公厕,麻涌镇大步社区党工委委员李叶标很自豪,“刚建成时引起不小轰动,很多人专程来上厕所。绿道上那座,看起来像小洋房”。
 
  从“小水泥房”老旧公厕,到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市民争相追逐的“网红打卡点”,麻涌镇50座公厕改造升级,是全市推进“厕所革命”的生动写照。
 
  当前,在东莞各镇街,“厕所革命”从景区向全域延伸,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已经不局限于卫生整洁的范畴。
 
  “厕所革命”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其选址、建设、管理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去化解?本报记者走访调研多个镇街,聚焦厕改过程中呈现的好经验、好做法。
 
  建得少、建得远,会给居民带来不便,但建在居住区旁边,村民又不答应。
 
  谈起鸡啼岗的停车场,黄江镇宝山社区鸡啼岗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广兴有些遗憾。
 
  “这里原本是要建个公厕的,没建成。”黄江镇推进“厕所革命”,计划年内新建24座标准化公厕。黄广兴说,停车场人流密集,每天有很多老人、小孩来娱乐、休闲。建公厕,是群众多年的呼声。
 
  不成想,项目还没开工,居民反应就已较大。“建公厕又脏又臭,还浪费停车场位置。要建,找其他地方”。
 
  厕所问题,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的重点,直接影响城市品质和群众生活品质。推进“厕所革命”,关键在选址,难也难在选址。
 
  但公厕选址谈何容易——人员密集的地方,空间小,还占用绿化带,村民意见大;空间大、人流少的地方,建公厕意义不大。这些年来,东莞寸土寸金,建一座公厕占用几十平方米土地,村民也心疼。
 
  建得少、建得远,给居民带来不便,建在居住区旁边,村民又不答应。面对“公厕当然要建,但不能建我家旁边”的诉求,黄广兴说,要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宝山社区鸡啼岗村党支部副书记,得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
 
  经过多次现场勘探和征求居民意见,宝山社区一座80平方米标准化公厕,选址在东环二街拐角处,对面是黄江镇龙头企业——正扬电子公司,背后则是裕元工业园区的后门。
 
  “这里位置合适、人流密集,又不靠近居民区,光是正扬电子公司就有3000多名员工,裕元工业园区又集聚了大量优质企业。”黄广兴说,这座80平方米的公厕,将打造成黄江“厕所革命”的样板工程。“之前是一块荒地,很多车辆在此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市貌”。
 
  麻涌镇“厕所革命”走在全市前列,大步社区新建的几座公厕,一度成为网红“打卡点”,前来参观学习的单位络绎不绝。谈到新建公厕的选址,麻涌城管分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何淑玲说,由村(社区)提供选址,在充分尊重村(居)民意见,大家讨论达成一致后,方可设计、动工。
 
  记者了解到,目前,麻涌镇50座升级改造的公厕,覆盖了全镇区域。在布点上,选址在市民群众上厕所的习惯性记忆地点和人流量较大的市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以及乡村旅游的路线边上,覆盖全镇各村(社区)、镇内主要公共场所、旅游景区等区域。
 
  推进标准化建设,好找了、智能了、干净了,群众也就认可了。
 
  “魁楼晚望”是“麻涌八景”之一,对面是“兰陵戏台”。登楼晚望、兰陵听戏,是麻涌镇麻四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一。夕阳西下,孩童在此嬉戏,老人下棋聊天,阿姨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
 
  旁边的小阁房最近“火了”一把,不少人专程来上厕所。
 
  这座公厕,确实不太一样。它以景区的主体建筑为设计依据,突出民族建筑和水乡建筑特征,外观风格与景区融为一体。走进去,脚下是干干净净的瓷砖。卫生间里没有异味,是淡淡的熏香。门口的洗手池,伸手就有水流出,一旁是免费提供的洗手液和纸巾。
  
  “的确很干净。”麻四村村民莫姨说,公厕改造后,平常来这里的人多了几倍,坐在广场看兰陵戏台表演的人又多了。
 
  不过,很多麻涌人清楚,和大多数镇街一样,麻涌公厕也有过一段“差评”的历史。很多村民都有这样的体验:进厕所前,深吸一口气,或者用纸巾捂住口鼻。方便完出厕所,才敢大口呼吸。厕所墙皮发霉,到处是水渍尿渍,很多小孩宁愿随地便溺,也不愿意上公厕。
 
  为了补齐制约麻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短板,2017年,麻涌率先发起“厕所革命”,通过建标准化的公厕,改变市民观念,改善城市形象。“标准了,干净了,群众也就认可了。”
 
  记者了解到,分布在各社区的50座公厕,外观融入麻涌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又注重因地制宜,各有特色、自成风景。每座公厕均增设第三卫生间、母婴设施、马桶和冲水感应等设备。
 
  从功能延伸到文化内涵,再到日常管理,曾经被“嫌弃”的公厕,如今变为村(居)的亮丽风景,前去学习考察的镇街络绎不绝。一场从景区向全域延伸,从城市向农村延伸的“厕所革命”,正在全市铺展开来。
 
  在塘厦,振兴围广场一角的童话小屋,是上月完成升级改造的公厕,蓝白色彩绘的外墙、红色的瓦顶,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在道滘,江滨公园公厕不仅有镂空雕花的装饰、别致的园林绿化。“扫一扫”还能免费取纸巾;厚街的多座公厕,自动音乐、便民服务箱、厕纸服务、饮水机等一应俱全,个别公厕里面还安装了空调……
 
  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各镇街齐齐行动,一座座曾受市民诟病“难找、难看、难闻、难用”的“小水泥房”式公厕,正加速升级改造成外观漂亮、内装舒适、设施齐全、卫生整洁、功能服务完善的“风光”公厕。
 
  建好厕所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好事要做好,还得把住“精细化管理”这根弦。
 
  外观要漂亮、内装要舒适、设施要齐全、卫生得保持。一座标准化公厕,建设成本几十万元。实际上,今年,我市将“厕所革命”列入十件民生实事,明确要完成不少于1000座新建或改造二类以上标准公厕(含50座星级厕所)。
 
  目前,各镇街把“厕所革命”作为“一把手”工程,倒排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截至6月30日,全市共完成升级改造公厕245座,启动施工公厕120座。
 
  “公厕不必建太豪华,量力而行即可,关键是如何保证干净卫生。”东莞市委党校教授孙霄汉认为,公厕不能只建不管,否则即使建得再好也没用。
 
  “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好事要做好,还得把住“精细化管理”这根弦。
 
  麻涌50座公厕都设置上下百叶窗,通过百叶窗及天花与墙体的间隙,有利于异味的排走。考虑到垃圾篓是脏臭的源头之一,公厕创新使用新的污水排放方式,每个厕位取消了垃圾篓,厕纸、女性用品等,直接丢进蹲便器里随水冲走,既方便又环保。
 
  塘厦公厕升级改造时,计划设置地面自动喷淋冲洗装置,定期对公共厕所地面进行冲洗,厕位也选用节水、节能的自动感应冲水装置等。厚街在公共厕所设置便民服务箱,里面有纸巾、绷带、棉花、碘酒、棉签、止血贴、清凉油等物品,如市民有需要,可向工作人员索取。
 
  那么,公厕建好以后,该如何持续运营下去?厚街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难点是保持公厕无臭味,维持干爽整洁,长期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厚街环卫所所长方德健介绍,厚街对镇中心区的每座公厕,每年由镇财政拨付10万元费用,充分保障公厕正常运行和规范化管理。
 
  “在每座公厕建一个管理间,配备两名专门工作人员进行‘驻所’管理和维护,并为市民提供厕纸等贴心服务。”方德健补充说。
 
  “规定每隔半个小时必须冲洗一次,但其实我们只要看到哪里不干净,就随时清洁。”王姨和吴叔告诉记者,他们是厚街广场公厕的管理员,实行两班倒制,每人上班8小时。
 
  厚街环卫所还安排了一名公厕小组长,每天都去公厕打卡和巡查。不仅如此,该所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方德健表示,每月对公厕评比一次,获评为优秀的奖励600元,对管理和服务较差的则作出相应处罚。
 
  “厕所革命”,已不局限于卫生整洁,是测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子。
 
  根据规划,50座星级公厕均要配备智能通风除臭系统、背景音乐、厕位占用情况电子显示系统等,甚至选配智能系统、无线网络、扫码取纸机、扫码存贮柜等设备。
 
  为推进公厕标准化管理,麻涌将全镇公厕的管养服务单列推向市场化,每座以8.5万元/年的标准管养,全镇每年400多万元的公厕养护费用由镇财政投入,实现了村(社区)零负担,也确保了村(居)民如厕环境的干净、整洁、卫生。同时,实施公厕维护管理考核评分制度,对公厕进行精细化管理逐项列出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考核,确保公厕管理养护到位。
 
  道滘率先推进公厕分级管理,镇统筹管理主要街区的6座门户公厕,去年升级的3座公厕属于镇管公厕,试行“夫妻档”管理,实行“软硬件”一同升级。余下59座公厕由属地村按照统一标准自主管理。
 
  塘厦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规范标准等方式,全面建立镇、社区两级“公共厕所所长”体系。镇属部门(单位)管理的公共厕所,由部门负责人担任“所长”,各社区公厕设立一名村级“所长”,由各社区负责人担任,加强厕所运营管理和监督。 
 
  厕所问题从小处看,事关每个人的便利;从大处看,可以视为测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子。“厕所革命”,已不局限于卫生整洁。
 
  “公厕虽小,却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也是民生幸福指数的体现。”孙霄汉表示,从某种意义来说,公厕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公共生活空间,因此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而且要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把单一功能的公厕多功能化,完善服务网络、提供专业运维,让公厕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生活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里,有WiFi、缴费设备、ATM机等,可以给手机、电动汽车充电,废旧物资也可以在这里回收利用。”孙霄汉补充说,通过完善和提升公厕的服务功能,用一张服务网络连接所有设施,实现分布式的服务基础网络。
 
  “公厕是事关民生的事情,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孙霄汉认为,“厕所革命”不能只是依靠政府,还要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行动、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市民马伟超对此也持相同意见。他表示,可以通过制定建设和管理相关标准,拓宽各类主体的准入渠道,鼓励非政府主体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厕所革命”中,推进各行各业参与全域“厕所革命”、全体市民参与全员“厕所革命”。(来源:东莞时间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