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实践项目获选“中国法治政府奖”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11-16 09:29:31

  东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实践项目获选“中国法治政府奖”
 
  近日,“构建‘一平台三工程’科学市场监管体系——东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实践”项目获选“中国法治政府奖”。该奖项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起设立,是国内首个由学术机构设立的奖项,旨在客观公正评价、推广各级政府在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已经成为共识。近年来,东莞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全国首创集群注册、“住所信息+负面清单”登记管理等改革,为市场主体解决了“出生障碍”。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市场主体由商改前的54.3万户增加到目前的112.7万户,其中企业49万户。
 
  去年以来,东莞在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一平台”的基础上,接入智慧监管、协同监管和信用监管“三工程”建设,不断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向纵深发展。在放活、放宽准入后,市场主体数量激增,新型业态层出不穷,如何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优胜劣汰,成为东莞在“商改3.0时代”之后努力解答的问题。
 
  10月22日一早,和平时一样,道滘镇昌平村“智网工程”网格员赖玉沛打开手机上的“我是网格员”APP签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商改监管业务提醒:商事主体5间……”根据APP上的提醒,他开始了对几间新开张店铺的经营信息和许可证办理情况的检查。“你们要及时去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在一家新开的餐饮店里,赖玉沛细心地提醒店主后,递上了一张办理指南。
 
  东莞市商事制度改革使得市场主体数量激增,给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但“先照后证”之后,基层市场监管人员数量无法得到相应增长,监管工作面临持续增长的挑战和压力。以厚街镇为例,实施商改以来,该镇的市场主体由2.7万户激增至5.7万户,而分局编制的工作人员仅有32人。
 
  从去年12月以来,东莞推出智慧监管工程,推动市场监管与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深度融合,发挥全市2958个基础网格近万名“智网工程”网格员加入了市场监管的队伍。像赖玉沛一样,网格员们每天根据手机APP推送的任务,完成网格内“4+2”职责,具体包括市场主体登记地址信息核查、开业经营情况核查、许可办理情况核查、无证照经营线索巡查以及督促年报、亮照经营。
 
  厚街镇网格管理中心主任林伟权介绍,网格员对各类企业、“三小”等经营场所的商改后续监管、清无等工作,按照“信息采集—日常巡检—信息反馈—隐患先行处置—问题线索移交”的流程开展日常工作。对经多次复查督促未落实的商改后续监管问题或无证照问题,上报经社区联合整治仍无法处理的,上报镇“智网工程”指挥调度中心审核后分派至各职能部门跟踪处理。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网格员队伍核查市场主体信息29万户,已反馈信息27.9万户,指导市场主体年报17.28万户,登记上报无证照经营线索3.11万条,引导市场主体年报17.28万户。“智网工程”网格员的加入,充分发挥了他们一线“哨兵”“侦察兵”的作用,将大量问题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大大减轻了部门后续监管压力。
 
  在厚街镇东方兴业城,保安队长田四财和4名保安队员多了一重身份——厚街工业城网格的“共治网格员”。东方兴业城是一家木材专业市场,占地面积788亩,共有超过600名商户。每天,田四财和同事在市场内巡逻值勤的同时,要完成“共治网格员”的巡检任务,包括商户是否亮照经营、消防是否达标、是否存在“三小”场所住人等情况,检查结果直接录入手机APP,不合格的情况拍照上传,监管部门随时掌握。
 
  “‘共治网格’推出之前,我们网格员每个月只能抽查30家商户,有了‘共治网格员’的参与,每个月可以对所有商户都进行一次巡检,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厚街工业城工作站综管办主任林灿辉说。在东方兴业城不远处拥有800家商户的东莞世界鞋业总部基地,也采用了“共治网格”的管理方式。
 
  2017年开始,厚街镇率先在全市推出的专业市场“共治网格”建设探索,将市场物管方的力量引入到市场监管的工作中来,由物管方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市场内商户和从业人员的信息采集、日常巡检,以及一般性隐患的先行处置,目前全镇已有10个专业市场采取了这一管理方式。此举也得到了商户们的认可。田四财说,商户们对东方兴业城的归属感越来越强,最明显的就是商铺投诉少了,监管力量够了,店铺租售更旺了。
 
  依托“智网工程”信息系统,东莞其他镇街也陆续以专业市场、集贸市场为试点,按照“党政统筹、部门指导,社区协同、物业自治”的协同共治原则,将部分市场监管事项委托给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队伍的社会单位履行,实施网格共治管理。一大批基层监管力量,部门、社区、企业以及各类社会主体在“一张网”中分工合作,强化了市场监管与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的优势互补。
 
  “引入企业、协会等多元治理主体,让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市场监管体系建构、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共同分享机制创新及市场规范管理成果,有效破解了监管力量不足、监管难度加大、缺乏有效监管机制、‘治乱循环’困境等监管困局,大幅提升了监管效能。”东莞市工商局副调研员张志云这样总结这一探索的样本意义。
 
  在构建“一平台三工程”体系的过程中,东莞首先成立了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来系统设计监管体系,依托省市共建的商改基地先行落地试点措施,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研究智库,对研究关键问题评估改革措施,打造了“一平台三工程”中的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智慧监管和协同监管填补监管力量不足问题后,东莞又利用自主开发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将涉及行政许可的主体信息以及网格员登记上报的无证照线索,通过系统智能推送给有关单位,各部门自动认领、限期办结、结果共享、全程跟踪,痕迹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各职能部门因职能交叉不清、步调不一致造成的“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
 
  每天一上班,东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虎门分局药械股副股长刘倩怡都要登录东莞市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查看系统推送的企业工商登记信息,通过电话或现场核实督促企业办理相关的许可照。“系统规定办结时限是要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反馈,各职能部门的办事进程在系统上一目了然,我们也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刘倩怡说,“我们以前是‘等人敲门’办许可,现在变成‘出门找人’办许可。”
 
  暨南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王贤彬认为,在事中事后监管上,东莞由单个部门监管向多部门协同监管转变,由审批监管向信用监管转变,由撒网式巡查监管向信息化精准监管转变,形成时间、空间、人员上的“乘数效应”,使得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张志云介绍,接下来东莞还将拓展“一平台三工程”市场监管体系外延和内涵,持续打造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探索融入大数据手段,推进智慧监管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完善“互联网+网格化+大数据”监管方式,打造“一平台三工程”升级版。(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