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领购买网红眼药水滴出大毛病

消费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9-19 09:38:01
  女白领购买网红眼药水滴出大毛病
 
  入秋后眼睛容易干涩发痒,买瓶眼药水滴一下,是许多市民的解决办法。可是,这种做法分分钟让你滴出大毛病。
 
  近日,市民林女士就因眼睛发痒、有血丝,自己购买日本的网红眼药水滴眼,谁知越滴,干眼症状越重。上周林女士到医院求诊,医生检查发现她的眼睛角膜上皮细胞点状脱落,差点造成角膜溃疡。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叶健章提醒,市民眼睛出现视疲劳或干涩症状,应当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对症下药,不要随意选购眼药水。
 
  林女士是在东莞上班的一名白领,经常使用手机和电脑,也常戴隐形眼镜。近日,因为眼睛干涩、有红血丝,偶尔有点痒,她根据朋友圈和网红的推介,购买了日本产的眼药水使用。
 
  刚开始滴的时候,林女士发现眼睛干涩、红血丝、发痒等症状暂时缓解,甚至滴的时候感觉挺清凉。可是,滴完眼药水不一会,眼睛又开始不舒服了,因此她加大了使用频率。
 
  “甚至有点成瘾的样子了,她越这么滴,干眼的症状越重,最后忍不住才来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叶健章说,经检查发现林女士眼睛角膜的上皮细胞出现点状脱落。简单点说,就是过度使用眼药水,损伤角膜。
 
  叶健章说,网红眼药水的成分有很多,不少还含有防腐剂以及收缩血管的药,长期使用会破坏眼表正常的防御功能,加重干眼症状,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视物模糊、角膜溃疡,严重的可损伤视功能。
 
  目前,叶健章正在对林女士进行针对性治疗,其干眼症状已有所缓解。
 
  滴眼药水对老百姓来说太普遍了,怎么就滴出大毛病了?
 
  叶健章说,天气入秋后,眼睛容易干涩,加上秋风较大,眼泪挥发得更快,眼睛更容易干,“市民使用眼药水会更频繁,对眼睛的损害会越来越重。”
 
  据叶健章统计,入秋后,她每天都能接诊到近30例的干眼患者。“因为不当使用眼药水导致干眼等眼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每周至少十例。”叶健章说,在用眼高度集中的学生、白领群体中,眼药水已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必需品,但其使用方法和副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叶健章说,眼睛不舒服,市民应该马上到正规医院看眼科医生。在医生指导和监测下使用适合自己的眼药水,做到对症下药。症状消失后立即停药,不能过度依赖眼药水,也不主张擅自购买、长期使用。
 
  叶健章提醒,尤其是对激素类眼药水的敏感程度高的小孩、高度近视眼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或对激素高反应家族史的人,更应尽量避免用激素药物滴眼。
 
  滴眼药水在很多人看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因此许多市民懒得看使用指南。叶健章说,其实滴眼药水也是有讲究的。她特意给我们讲解了日常使用眼药水的误区。
 
  平时滴眼药水,你是不是扒开眼皮,直接往眼球上滴,之后用力闭上眼睛,让药水在眼里打转?叶健章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把药液直接滴在黑眼球上,不但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刺激角膜。而用力闭眼,眨眼次数增多,又会导致药液外流降低疗效。
 
  正确的做法是,洗干净手后,轻轻将眼药水滴入下眼睑:一手将下眼皮下拉露出下眼睑,眼球轻轻往上转,另一只手将眼药水悬于眼睛1~2cm处对准下眼睑跟眼球之间的结膜囊滴入药水。然后闭上眼睛,等待1分钟,以利于药水吸收,也避免药水进入口腔。
 
  人工泪液型眼药水具有滋润的功能,尤其是特别干涩时,有人觉得多滴,滋润的效果应该会更好。叶健章说,眼药水一天不能滴太多,因为结膜囊内可贮存的容量有限,只有7微升,一次滴好几滴会造成浪费,一般1滴眼药水就能充满结膜囊。此外,眼药水中一般含有防腐剂,太频繁使用会对眼球表面造成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滴眼药水一天最多不能超过6次,每次只能滴1滴。有部分特殊眼病的需遵医嘱。眼药水只能暂时缓解眼部的疲劳,缓解眼部干涩。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眼睛、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才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
 
  市面上的眼药水种类繁多,大体可归成抗生素类、激素类、人工泪液类这三类,有的市民认为,只要是眼药水,就能缓解眼疲劳。叶健章说,每一种眼药水都是对症的,不能乱滴,否则容易引发眼部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购买眼药水时,市民要仔细看清楚药水的用法和对症。叶健章建议,市民先找医生检查眼睛,检查眼睛不适的原因是因为视疲劳还是干眼症,又或者其他情况,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去购买对症的药水,切勿自行用药。
 
  眼药水未开封,保质期可达1-2年。但开封了,能一直放着吗?叶健章说,眼药水开封后,相当于保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药效会逐渐减弱。同时,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药液还可能被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带来安全隐患。如果使用方法不当,滴眼药水时滴头接触到了角膜,引起眼部感染的风险会更大。
 
  正确的做法是,眼药水开封一旦超过4周,即便没用完也应该丢弃。(记者 李春燕)(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