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野秋做客东莞市文化馆“名家课堂”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08-21 09:52:47
  胡野秋做客东莞市文化馆“名家课堂”
 
  日前,著名文化学者胡野秋做客东莞市文化馆“名家课堂”,与百余名家长聚焦“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智慧。
 
  胡野秋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孩子成龙成凤,更不是逼着孩子一定要成为“栋梁之才”,而是要培养孩子“成人”,而成人的简易标准是:独立自主、健康阳光、知书达理,容易在生活中获得幸福。他强调,新时代,家长要解决自己教育上的焦虑,首先要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学会读懂孩子的心,给孩子最有智慧的爱。
 
  讲座伊始,胡野秋就直言在教育问题上,许多父母的焦虑与他们陈旧的教育观念有关。其中,“起跑线”这个貌似正确,实无逻辑性可言的概念,给家长带来太多焦虑,也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让家长和孩子都过得不幸福。
 
  “这条线是谁画的,标准是什么一直都没有说清楚。何况人从出生起,身体素质、家庭出身、社会环境等等都不一样了。”胡野秋说,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拼命花钱进名校,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和比赛,虽然让孩子看似比同龄人优秀,掌握了很多技能,但同时也容易给孩子设下了“天花板”,影响了孩子后天的发展。“如果人生有起跑线,那也是大学毕业走出社会后。等你工作几年后,没有人在乎你的学历和学校,而是你的格局和能力,你说天花板和起跑线哪个重要?”胡野秋反问道,并表示,应该让孩子好好玩耍到10岁,之后以“玩+书”结合的形式让其成长,这不仅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习得规则,学会协作,视野更远。
 
  胡野秋列举了马云、马化腾等人的故事,并强调,那些排名在班级15-30位的孩子进入社会后反而有更好的发展,这些中等偏上的孩子没有差生的自卑和顽劣,也没有成绩最好的孩子的压力和狭窄,往往情商、智商、格局更高,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更强,因而他们的“天花板”更高,未来的弹性空间更大。
 
  胡野秋还表示,很多家长总是抱着要求孩子回报养育之恩的心态,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无形的压力。他认为现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打破亲子间的“施报”关系。
 
  胡野秋着重分享了鲁迅发表于1919年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认为这篇文章传达了多个即使在今天都有着巨大现实意义的教育观点,而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不要用‘要求回报’的心态来要求孩子”。为此,他特意提问现场听众“有没有哪位家长可以说,自己在生孩子之前,是征求过孩子意见的?”在会意的笑声中他进一步解释“生命和生命之间只有先后之分,不存在谁受谁的恩典。”
 
  “你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逐渐与你无关,你只是尽义务将其培养成人,目送他走向他自己的世界。”胡野秋说,人的一生并非学历、职务、收入等就可以简单概括的,如果仅仅追求这些“数据性”的成长,忽略了打造孩子的性格、品德、审美等品质,最后结果一定与初衷背道而驰。
 
  胡野秋还建议家长们对“出息”要有更广泛的定义。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人才,更不是培养“栋梁”之才,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因为不明白这个教育宗旨,导致许多父母过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想着让孩子速成,以至于用“焦虑”代替了“爱”,因此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还给了孩子巨大压力,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成人’的简单标准是:独立自主、健康阳光、知书达理,心理不扭曲,容易在生活中获得幸福。”胡野秋说,其中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知书识礼”,他表示,其中的“知书”看似简单实则难,因为现在的人太讲究“有用”了。
 
  胡野秋提到了一些现实中存在的现象:有些家长除了考试会涉及的书,其余书一概不让孩子看,这些家长即便自己看书,也更喜欢读那些讲“技巧”和“速成”的书。甚至有的家长追求阅读面广,常用“看书评”来代替“精读”,造成知识不成体系,逻辑混乱,缺乏独立人格,思想呈现碎片化状态……他表示,这些功利的做法用在培养孩子上完全不可取,因为真正能够滋养人的心灵的是“无用”的书。
 
  “在我的世界里,读书无禁忌,知识无禁区,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担心,是因为我们大人读书太少,影响了自己的观念和视野,而孩子读书太少,则会影响其发展。”胡野秋说,“真正的好的教育与钱关系不大,我们不应该给孩子太多压力,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一个好的、宽松的环境,在孩子该玩的时候陪他们一起玩,该读书的时候陪他们一起读书,让他们自然、诚实地成长。”
 
  / 人物简介 /
 
  胡野秋,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导演。曾数次获国家级新闻奖,包括“中国新闻奖”“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等新闻界最高奖,长期从事文化战略、文化产业及传媒研究。曾任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凤凰影响力》策划人,香港卫视《东边西边》首席嘉宾,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出版专著有《胡腔野调》《冒犯文化》《闲人,书生活》等。导演电影故事片《爱不可及》纪录片《触摸》等。(记者 沈汉炎)(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