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观察员:神奇的湿地植物”活动举行
4月30日,20多名家长和小朋友参与了东莞市生态环保局松山湖分局主办的“小小观察员:神奇的湿地植物”活动。大家一起玩自然游戏,参观燕岭湿地展厅,认识湿地公园里的代表植物,了解它们的大本领,还一起体验了湿地维护人员的园林劳作。
一个欢乐满满的游戏拉开本次活动的序幕,现场热闹了起来。
活动邀请了环保技术高级工程师林静,在湿地展厅内介绍分享松山湖生态环境建设的绿色成果,带领大家参观并介绍了燕岭湿地的分布,以及建成后的所起的净化水质生态意义。
在湿地公园的户外,林工带着大家来到植物种植区,这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有美人蕉、芦竹、蜘蛛兰、莞草。老师一一向大家做了介绍,这些都是燕岭湿地里的“功臣们”,集中种植在这个区域是人工垂直流湿地的技术体现。
这些植物的底下布满了横竖交错的水管,原来从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水在排向自然河道之前,还需要燕岭湿地上的植物们帮助进一步的去除有害物资。听到这里,家长孩子们都特别好奇,植物是怎么做到的?
老师不急不忙的给大家观察了一下美人蕉根系,并解释道:“湿地中生长着的这些根系发达的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物质,其次还会有很多微生物附着在植物根部,这些微生物再帮助分解各种有害物质的能力也是很大的。”
不仅如此,这些伟大的湿地“居民”还给人类提供着食物、工业原料、药材、观赏花卉,给栖息在湿地的动物朋友们提供生存环境。
接下来老师提议,为了感受在湿地上辛勤劳动的工人的工作,同时也再深入的了解神奇的湿地植物,大家拿着工具开始体验湿地植物种植。
湿地日常维护人员谭伯伯,传授了种植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大家以家庭为单位开始移苗、种植。
活动随着时间落下了帷幕,孩子们也开开心心的在过程中收获知识和美好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交到一批朋友:湿地植物。(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